齊澤克激進政治烏托邦的啟示
本文選題:齊澤克 + 全球資本主義 ; 參考:《學術(shù)交流》2016年12期
【摘要】:正孟飛在《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6年第4期撰文指出,齊澤克試圖在宏觀層面重新構(gòu)建一個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左派反資本主義規(guī)劃。他在分析了當今資本主義現(xiàn)實和左翼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后指出,我們確實是在大量地"反資本主義",但卻只停留在道德層面上。齊澤克強調(diào)延續(xù)馬克思主義批判效用的同時,必須站在歷
[Abstract]:Writing in the fourth issu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Nanjing Municipal Party School in 2016, Zheng Mengfei pointed out that Zizek was trying to rebuild a left-wing anti-capitalist plan in the global capitalist era at the macro level.After analyzing the realities of today's capitalism and the major problems the left needs to face, he pointed out that we are indeed "anti-capitalism" on a large scale, but only on the moral level.Zizek stressed that while continuing the critical effectiveness of Marxism, he must stand on the calendar at the same time.
【分類號】:D09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約瑟夫·格里高利·馬奧尼;武錫申;;論齊澤克的革命觀[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1年04期
2 吳冠軍;;齊澤克的“第十一論綱”[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1年05期
3 張一兵;社會癥候與非完全拜物教——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的崇高對象》解讀[J];理論探討;2004年05期
4 胡大平;;從馬克思到拉康——齊澤克與文化政治學之精神分析轉(zhuǎn)向[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9期
5 孟飛;姚順良;;齊澤克政治哲學的核心理論資源[J];南京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6 孔明安;;商品拜物教研究的新維度——兼論齊澤克對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論的分析[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2年02期
7 田海平;;極權(quán)主義何以是一種倫理的“惡”——與齊澤克一起聆聽“極權(quán)主義的笑聲”[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8 張劍;;齊澤克、巴迪歐的毛澤東情結(jié)[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3年06期
9 于琦;;回到列寧:論齊澤克向馬克思主義回歸的理論取向[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0年02期
10 張一兵;肯定的犬儒主義與意識形態(tài)幻覺——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的崇高對象》解讀[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于琦;;論齊澤克對阿倫特的理論再批判——以極權(quán)主義概念為中心[A];2013年全國哲學倫理學博士后論壇論文集[C];2013年
2 齊澤克;藍江;;資本主義的內(nèi)在限制[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3 汪行福;;為什么是共產(chǎn)主義?——激進左派政治話語的新發(fā)明[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8)[C];2010年
4 王茜;;穿越意識形態(tài)的幻象——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理論淺析[A];東方叢刊(2004年第3輯 總第四十九輯)[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永豪;曠世鬼才齊澤克[N];光明日報;2002年
2 杜慶春;齊澤克的姿態(tài)[N];經(jīng)濟觀察報;2004年
3 瑞克斯·巴特勒;如何解讀齊澤克?[N];東方早報;2007年
4 [英]特里·伊格爾頓 付清松譯;還有什么話題不能被齊澤克拿來把玩[N];社會科學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立凡;“領(lǐng)袖”齊澤克[N];華夏時報;2011年
6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頤武;齊澤克的中國 中國的齊澤克[N];文匯報;2011年
7 張劍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齊澤克:超越資本主義的激進政治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8 編譯 馬睿;齊澤克與喬姆斯基之爭[N];文匯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康慨;齊澤克大戰(zhàn)喬姆斯基[N];中華讀書報;2013年
10 張博;吳冠軍談齊澤克和他的論敵[N];東方早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袁小云;論齊澤克對主體性的意識形態(tài)論證[D];華僑大學;2012年
2 萬書輝;文化文本的互文性書寫:齊澤克對拉康理論的解釋[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飛;齊澤克的左翼政治主題[D];江南大學;2009年
2 王安娜;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幻象理論探析[D];遼寧大學;2015年
3 穆俊;齊澤克理論書寫中的“悖論”思維[D];南昌大學;2015年
4 張鈮;齊澤克后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5 安苑;齊澤克大眾文化意識形態(tài)功能思想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6 魏天舒;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觀的生存論視角及其意義[D];中國政法大學;2013年
7 李廣旭;論齊澤克的理論風格[D];海南大學;2013年
8 唐江南;斯拉沃熱·齊澤克的大眾文化理論[D];湘潭大學;2013年
9 董倩;齊澤克的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3年
10 劉瓊;齊澤克主體思想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45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74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