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精神與托克維爾的自由主義
本文選題:托克維爾 切入點:貴族精神 出處:《讀書》2014年10期
【摘要】:正當(dāng)托克維爾的作品在中國洛陽紙貴時,法國學(xué)界與媒體亦對這場風(fēng)靡中國的"托克維爾熱"驚詫不已。由薩特創(chuàng)辦的法國左翼報紙《解放報》(Libération)曾刊文介紹這位法國作家"跨越時空"的強大影響力:一部寫于一百五十年前的作品,竟突然間在另一片國土上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書籍,這樣的情形實為罕見。托克維爾能引起如此之反響,自然與其獨特的思想魅力不無關(guān)系,他的一些似乎僅憑直覺寫出的、散文詩般的箴言警句往往讓人心靈為之一震、豁然開朗;而這些箴言警句又恰巧與國人的生命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發(fā)生了某種對應(yīng)耦合,為這些體驗與經(jīng)
[Abstract]:While Tocqueville's works were expensive in Luoyang, China, French academics and the media are also amazed by the "Tocqueville craze" that has swept China. Lib 茅 rationing, a left-wing French newspaper founded by Sartre, once published an article about the French writer's powerful influence "beyond time and space":. Works written by the Ministry 150 years ago, It is rare for Tocqueville to suddenly become a hot bestseller in another land. Tocqueville's ability to cause such a reaction is naturally related to his unique intellectual charm, some of which seem to be written by intuition. Prosodic proverbs often make one's soul shock and suddenly open up, and these proverbs happen to have some corresponding coupling with the people's life experience and life experience, for these experiences and scriptures.
【分類號】:D08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政華;屋頂上的騎兵:法國大革命前夜的貴族——讀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J];民主與科學(xué);2005年05期
2 巴爾巴拉·弗賴塔格;艾彥;;是重新塑造的托克維爾還是“巴西的民主”[J];第歐根尼;2009年02期
3 趙梅;;當(dāng)代托克維爾筆下的美國——讀《美國的迷惘:沿著托克維爾的足跡》[J];美國研究;2008年02期
4 黃軍柱;;托克維爾民主的式微[J];學(xué)習(xí)月刊;2010年08期
5 李丹婕;;作為世界的美國[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22期
6 毛壽龍;美國總統(tǒng)為何越來越像國王[J];領(lǐng)導(dǎo)文萃;2001年06期
7 張振遠;;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J];書城;1995年01期
8 邁克爾·麥金尼斯(Mc Ginnis),文森特·奧斯特羅姆(Vincent Ostrom),李梅;民主變革:從為民主而奮斗走向自主治理(上)[J];北京行政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03期
9 熊培云;;權(quán)利的邏輯[J];領(lǐng)導(dǎo)文萃;2011年13期
10 菲利普·德拉臘,陸象淦;有否民主價值?[J];第歐根尼;200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少敏;;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 健全民主集中制[A];中國管理科學(xué)文獻[C];2008年
2 李海默;;慎防“習(xí)俗專制”成為關(guān)鍵缺環(huán)[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七屆學(xué)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xué)者文集[C];2009年
3 李紅杰;;論“我們是誰”中的“我們”[A];中國世界民族學(xué)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4 張緊跟;;試論當(dāng)代中國民主建設(shè)的基本條件[A];公共管理研究(2)———“黨的十六大與中國政治發(fā)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秋風(fēng);;應(yīng)該明確民間維權(quán)的合法性[A];2007年中國宏觀經(jīng)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nèi)容匯編[C];2007年
6 楊敏之;;改進和完善人大選舉制度的思考[A];新時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7 夏立安;;拉丁美洲政治司法化現(xiàn)象剖析(草稿)[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拉丁美洲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馮波;;論“建設(sh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和途徑[A];“科學(xué)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繆青;;社會和諧·公民文化·公民教育[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10 孫浩;;范式變遷下的中國政府改革價值取向研究[A];“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xué)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季冰;自由與平等(一)[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2 甘陽;托克維爾與民主[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3 甘陽;托克維爾與民主[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4 張宇燕;“托克維爾效應(yīng)”之效應(yīng)[N];上海證券報;2007年
5 朱振明;重新思考美國社會[N];華夏時報;2009年
6 山東大學(xué)法學(xué)院副教授 馬建紅;認真對待民情[N];法制日報;2008年
7 孫曉暉;托克維爾:透視法國大革命[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8 陸建德;期待大國風(fēng)度[N];人民日報;2008年
9 譚彥德;在托克維爾與馬克思之間[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10 菲戈;欲望的辯證法[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隋洪波;馬克思和托克維爾政治哲學(xué)中的“革命”問題[D];吉林大學(xué);2013年
2 胡勇;論托克維爾的中道自由主義政治思想[D];武漢大學(xué);2005年
3 張茗;從美國“民主”到法國“革命”[D];復(fù)旦大學(xué);2005年
4 李燦;民主的命運:專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9年
5 盛文沁;自由與公共道德[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黃旭;文學(xué)政治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激進主義[D];復(fù)旦大學(xué);2008年
7 韓升;查爾斯·泰勒對共同體生活的追求[D];復(fù)旦大學(xué);2008年
8 寧玲玲;論美國政治一體化的宗教基礎(chǔ)[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9年
9 徐s,
本文編號:1693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69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