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同一性的陰霾——論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對法西斯主義的批判
本文選題:理性同一性 切入點:法西斯主義 出處:《學術交流》2015年09期
【摘要】:在人們高歌頌揚啟蒙帶來的社會技術進步時,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卻背道而馳,認為已經(jīng)啟蒙的文明在現(xiàn)實當中又倒退回了野蠻狀態(tài):神話就是啟蒙,啟蒙卻倒退成了神話,20世紀初法西斯主義的源頭恰恰隱藏在由理性同一性邏輯構建的第二自然之中。正是啟蒙理性在展開過程中產(chǎn)生了這種非理性,并且以理性的方式展開了非理性,致使理性同一性原則成為社會的唯一原則,高度的整合使得個體喪失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淪為法西斯主義暴行中一個個失去自我的原子。但是,即使他們的批判帶有濃厚的悲觀情調(diào),啟蒙依然具有自我超越性,而且一直在進行中。
[Abstract]:But even if their criticism has a strong pessimism , Enlightenment still has the self - transcendency and has been in progress even if their criticism has a strong pessimism .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
【分類號】:D09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靜靜;;論阿多諾對審美愉悅感的批判[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張靜靜;;人類苦難與藝術困境——論阿多諾的“奧斯威辛”命題[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李長成;;法蘭克福學派現(xiàn)代性批判的理論路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李雅菲;張紅躍;;淺析阿多諾的“中介”范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5 王列生;知識增長的四種方式[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6 金松林;;通俗化·本土化·生活化——當前美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方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齊長立;辯證法:馬克思怎樣改造了黑格爾[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8 陳岸瑛;關于“烏托邦”內(nèi)涵及概念演變的考證[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9 朱振林;;阿多爾諾與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的理論關聯(lián)[J];北方論叢;2007年01期
10 王婷;;西方馬克思主義技術理性批判理論探析[J];北方論叢;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曉明;;現(xiàn)代性批判與“啟蒙的辯證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何懷遠;;“生產(chǎn)主義批判”的歷史和邏輯[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上)[C];2005年
3 劉懷玉;;從Praxis到Poiesis——論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學對馬克思實踐觀的生存本體論理解[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4 陳誠;;30年來文學本體論研究的進展與問題[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5 喬國強;;用異端向正統(tǒng)挑戰(zhàn)的阿多諾[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6 王有全;;高職教育功利性的分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7 陳新;;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歷史觀念——以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為討論中心[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8 白剛;;哲學的政治實現(xiàn)與政治的哲學實現(xiàn)——馬克思和阿倫特政治哲學的不同路徑[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曹順慶;王超;;論中國古代文論的中國化道路——對“中國文學批評”學科史的反思[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08年卷)——理論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當代文論與審美文化的轉型[C];2008年
10 楊麗婷;;“虛無主義”及其爭辯:一種思想性的梳理[A];“虛無主義、形而上學與資本的邏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高涵;法蘭克福學派的知識社會學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任相梅;張煒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史清竹;馬克思貨幣哲學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馬新宇;辯證法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虛無主義的超越[D];吉林大學;2011年
7 宮瑜;交往理性與道德共識[D];吉林大學;2011年
8 趙異;康德、馬克思、海德格爾實踐與認識關系思想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于永坤;傳統(tǒng)辯證法的解構與批判的辯證法的重建[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孔揚;《資本論》研究方法的世界觀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學倫理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陳慶祥;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王天瑞;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陽功慶;論特雷·伊格爾頓的文化批評觀[D];湘潭大學;2010年
5 谷立平;論互聯(lián)網(wǎng)“人肉搜索”的社會責任缺失[D];湘潭大學;2010年
6 陳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內(nèi)涵及關系[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唐靜;“大眾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萬維瑋;大眾文化視野中的新革命歷史小說[D];南昌大學;2010年
9 朱榮建;“否定的辯證法”核心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鄒玉蘭;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理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曾冰;董紅霞;;啟蒙:理性主義的神話——霍克海默啟蒙理性的批判[J];法制與社會;2008年19期
2 林清新;;淺談“啟蒙”的概念——讀《啟蒙的辯證法》[J];理論界;2008年03期
3 徐小青;;啟蒙的自毀——淺談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啟蒙辯證法》之“啟蒙”[J];學理論;2012年30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蓓潔;;霍克海默對啟蒙精神的批判及其存在論視閾[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黃正華;科學是不是意識形態(tài)?[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張文濤(人民大學清史所);哈貝馬斯[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志芳;霍克海默的理性批判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2 包桂芹;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辯證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勝男;霍克海默的藝術理論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2 張春艷;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解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論述評[D];蘇州大學;2001年
4 孫斯慧;論霍克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論[D];遼寧大學;2012年
5 張翠;霍克海默社會批判理論特征分析[D];長安大學;2010年
6 蔣永其;拯救客觀理性[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鄭勁超;霍克海默“支配自然”的理論主題及其影響[D];南京大學;2013年
8 安典禮;未竟的批判[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吉菲;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4年
10 呂良瑩;論啟蒙及其限度[D];延邊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86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68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