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共政策——基于政策維度、方法和效能視角的新探索
本文關鍵詞: 公共政策 公共資源 政府 非政府組織 出處:《學習與探索》2013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公共政策是現(xiàn)代社會政府處理公共事務時所依賴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對公共資源進行價值性、權威性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在一個制度化、組織化水平較高的政治體系中,政府會更多地運用公共政策來處理公共事務。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不僅涉及公共資源的分配,也關涉政治體系自身內(nèi)在結構的優(yōu)化。政策的垂直維度和水平維度為理解公共政策提供了視角和基礎,只有從這兩個政策維度出發(fā),公眾才能更好地理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方法在政策形成和執(zhí)行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同時,其也為提升政策效能提供了清晰的路徑選擇。
[Abstract]:Public policy is an important tool on which the government deals with public affairs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also the main means of value, authoritativ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In a highly organized political system, the government will make more use of public policy to deal with public affairs. Therefor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 not only involves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 of policy provide the perspective and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only from these two policy dimensions. The public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a clear path choice for improving policy effectiveness.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理論闡釋與實踐”(10ZD&04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研究”(09YJA810008) 吉林大學國家985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項目“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
【分類號】:D0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虞維華;非政府組織與政府的關系——資源相互依賴理論的視角[J];公共管理學報;2005年02期
2 王彩波;丁建彪;;社會公平視角下公共政策有效性的路徑選擇——關于公共政策效能的一種理論詮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3 葉芬梅;;公共政策失靈類型劃分及矯正新思路[J];理論探討;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杰華;;空間需求與資源依賴: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關系[J];黨政干部學刊;2010年02期
2 徐頑強;徐玉婷;蘭蘭;;數(shù)字社會中非政府組織參與政府治理的研究綜述[J];電子政務;2012年09期
3 徐頑強;何月;徐偉宏;;數(shù)字社會中非政府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角色研究[J];電子政務;2012年09期
4 乜琪;;依賴與自治:防艾草根NGO的二維運行困境[J];公共管理學報;2013年02期
5 張玲;;國際非政府組織準入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11年05期
6 張霖;;“資源依賴理論”視角分析社會工作機構發(fā)展現(xiàn)狀[J];華章;2012年18期
7 徐頑強;;資源依賴視域下政府與慈善組織關系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8 劉傳銘;喬東平;高克祥;;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互動模式——基于北京市某區(qū)的實地調(diào)查[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2年03期
9 李紅宇;;基于資源依賴理論探析中國大學自治——以“985工程”建設為例[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10 黃恒振;;非均衡博弈與社會公共組織發(fā)展[J];價值工程;2010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易軒宇;;影響當代農(nóng)村民間組織生成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分析——基于多中心治理范式的思考[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啟迪;我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xié)會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吳迎新;我國高等學校內(nèi)外部績效評價分析及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沈廣;中國獸醫(yī)協(xié)會建立與管理模式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4 時立榮;社團交往成本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陳晶;我國執(zhí)業(yè)藥師協(xié)會發(fā)展對策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8年
6 臧紅雨;非營利組織整體性治理結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何珊云;民間公益組織與課程改革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丁建彪;提升公共政策效能的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9 楊麗芳;我國單項運動協(xié)會體制改革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10 王守文;“SCC”理論:中國社會組織評估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光營;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鵬;中國非營利組織參與社會救助制度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3 郭向玲;社會救助視角下我國非公募基金會的運作發(fā)展[D];西北大學;2011年
4 程旭輝;資源依賴理論視角下的我國本土社會工作團體分支機構的發(fā)展策略[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5 田恒;新制度主義視角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馬子云;上海市非政府組織與政府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喻亞軍;制度環(huán)境、政治關系與企業(yè)捐贈[D];汕頭大學;2011年
8 辛凱;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防治群體性事件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陳翔;我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易軒宇;政府對農(nóng)村民間組織政策引導中存在的缺陷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孫曉春;社會公正: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首要價值[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3期
2 丁煌;公共選擇理論的政策失敗論及其對我國政府管理的啟示[J];南京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3 寧曉玲,朱水成;建立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實現(xiàn)決策科學[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4年04期
4 詹國彬;;政策失敗因素探析[J];青海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5 李慎之;;開展全球化研究[J];世界知識;1994年02期
6 馬鳳光;市場經(jīng)濟中公共政策失靈現(xiàn)象及對策[J];統(tǒng)計與決策;2001年12期
7 陳振明;非市場缺陷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公共選擇和政策分析學者的政府失敗論[J];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06期
8 湯敏軒;公共政策失靈:政策分析的一個新領域[J];中國行政管理;2004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春;劉青雅;;公共危機治理中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互動關系研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唐儉;;非政府組織:應對公共危機的重要力量[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李德虎;曾艷;;公共政策創(chuàng)新的價值取向及路徑選擇[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4 孟慶瑞;公共政策實施過程中的若干問題探析[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5年04期
5 陸海燕;;當代社會運動視角下的西方政治發(fā)展[J];湖湘論壇;2008年05期
6 劉清;非政府組織的政治功能[J];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林紅;;沖突控制中的公共政策及其困境[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陳紹芳;;公共哲學視角的公共秩序價值解析[J];社會科學家;2009年01期
9 繆匡華;;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論背景及現(xiàn)實選擇[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安建增;;論非政府組織與公共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J];學會;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俊漢;;從治理的觀念談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建構之關聯(lián)[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2 嚴榮;;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演進路徑與發(fā)展[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3 陳錦文;;基于“公眾參與”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4 陳錦文;;基于“公眾參與”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楊芳;;公共政策中的公共理性[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宋志國;;論非政府公共權力的制約與監(jiān)督[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張順;;公共政策的工程品格[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張順;;公共政策的工程品格[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劉廷揚;王鳳蘭;;公共管理知識在實踐公共政策上的意義[A];北京大學海峽兩岸第二屆公共管理論壇——傳統(tǒng)文化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吳濤;;公共政策的憲政解析——基于公共政策發(fā)展趨勢的研究[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嚴榮;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創(chuàng)新公共政策[N];學習時報;2005年
2 朱四倍;公共政策應以公共利益為價值取向[N];中國婦女報;2005年
3 陳憲;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與公平[N];文匯報;2007年
4 ;中外學者呼吁提升智庫競爭力[N];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劉春青;公共政策需要標準支持[N];中國質量報;2010年
6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竹立家;公共政策應當體現(xiàn)制度理性[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7 鄒建鋒 江西省撫州社會科學院;富裕社會下安全風險的公共政策反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趙黎青 郭建平;非政府組織在全球的興起[N];學習時報;2002年
9 茅于軾;為什么要有非政府組織[N];發(fā)展導報;2002年
10 自由職業(yè)者 郭文婧;“急剎車”讓公共政策失去可預見性[N];人民法院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蓁蓁;多源流理論視閾下中國公共政策終結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盛志宏;社會政策與社會轉型[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田自安;政治因素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胡春艷;科學技術政治學的“研究綱領”[D];廈門大學;2006年
5 徐越倩;治理的興起與國家角色的轉型[D];浙江大學;2009年
6 劉兆鑫;政策協(xié)商初論[D];吉林大學;2009年
7 王春城;倡導聯(lián)盟框架:解析和應用[D];吉林大學;2010年
8 李春閣;政府信息公開的動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程倩;論政府信任關系的歷史類型[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10 楊華鋒;論環(huán)境協(xié)同治理[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燕;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信息分析[D];西北大學;2004年
2 付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喪失與補救[D];浙江大學;2002年
3 許鶯;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政策行為[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4 王國棟;公共政策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5 李靜;從問題解決看公共政策制定過程[D];西北大學;2002年
6 田芳;人權非政府組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荷蓮;非政府組織在提供公共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湘潭大學;2007年
8 王文波;公共政策與公眾認同[D];山西大學;2004年
9 葉慧霞;政府對第三部門的公共政策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10 陳明;大眾媒介“建構現(xiàn)實”與公共政策[D];黑龍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12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51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