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澤諭吉“脫亞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30 07:01
本文關鍵詞:福澤諭吉“脫亞論”研究
【摘要】:福澤諭吉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啟蒙思想家,他著書立說、開設書塾,倡導文明開化。福澤諭吉的政治思想對日本擺脫了西方歐美列強的侵略、完成國家獨立自主產(chǎn)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日本國內(nèi)民權運動的興起,福澤諭吉為了捍衛(wèi)明治政權,解決日本內(nèi)部社會矛盾,逐步將思想重點轉(zhuǎn)到了對外侵略上,提出了著名的“脫亞論”!懊搧喺摗睘槿毡镜膶ν馇致,尤其是對中國、朝鮮的侵略給予了很大的理論支持。依據(jù)福澤諭吉的“脫亞”理論,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分子實踐性的完成了對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的侵略,給中國、朝鮮等國乃至日本帶來了戰(zhàn)爭的苦難,作為日本侵華的理論指導者之一,福澤諭吉的“脫亞論”思想對于中日兩國人民都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福澤諭吉的“脫亞論”思想一方面暫時解決了日本國內(nèi)民權與皇權的矛盾;另一方面給中國乃至亞洲人民帶來的卻是無盡的傷痛。本文通過研究“脫亞論”形成的背景、形成過程、以及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探究“脫亞論”造成的影響,找出”脫亞論”思想給亞洲各國尤其是中日兩國交往帶來的啟示。
【關鍵詞】:日本 福澤諭吉 脫亞論 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093.1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7
- (一) 研究意義9-10
- (二) 研究現(xiàn)狀10-14
- 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12
- 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2-14
- (三) 研究方法、思路與創(chuàng)新14-17
- 1. 研究方法14-15
- 2. 研究思路15-16
- 3. 本文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16-17
- 一、福澤諭吉“脫亞論”思想的形成原因17-28
- (一) “脫亞論”思想形成的歷史條件17-20
- 1. 國際背景17
- 2. 日本國內(nèi)背景17-19
- 3. 福澤諭吉求學經(jīng)歷19-20
- (二) 脫亞論形成過程20-28
- 1. 啟蒙思想為“脫亞論”奠定思想基礎20-24
- 2. 官民調(diào)和論為“脫亞論”形成奠定理論基礎24-25
- 3. 東洋盟主論開始顯示“脫亞論”野心25-26
- 4. 脫亞入歐思想正式形成26-28
- 二、福澤諭吉“脫亞論”的內(nèi)容及特征分析28-38
- (一) “脫亞論”內(nèi)容概述28-29
- 1. 西洋文明大行其道的必然性28
- 2. 對外伸張日本的國權28-29
- 3. 對內(nèi)建立西洋共和式的國家政治制度29
- (二) 福澤諭吉脫亞論的核心及其本質(zhì)29-35
- 1. 蔑視儒家文化30-33
- 2. 提倡日本學習歐洲33-34
- 3. 做亞洲領導者的意圖34-35
- (三) 脫亞論的特征分析35-38
- 1. “脫亞論”思想價值判斷的相對實用主義35-36
- 2. “脫亞論”思想中的“日本主義”特征36
- 3. “脫亞論”思想主張的侵略性36-38
- 三、福澤諭吉“脫亞論”的影響與啟示38-45
- (一) “脫亞論”的影響38-41
- 1. 奠定了對亞洲侵略的理論基礎38-40
- 2. 日本右翼勢力對“脫亞論”的繼承40-41
- (二) “脫亞論”的啟示41-45
- 1. 辯證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外來先進文化,增強中國綜合國力41-42
- 2.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防以“文明傳播”為外衣的文化侵略42-43
- 3. 提防日本的領土擴張意圖43-45
- 結(jié)語45-46
- 參考文獻46-49
- 致謝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娟;;從“脫亞論”看福澤諭吉的亞洲觀[J];才智;2011年35期
2 王明兵;;福澤諭吉的中國批判與日本民族主義[J];古代文明;2008年04期
3 張東蘇;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民族新精神[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4 賀新城;論福澤諭吉對亞洲的兩種擴張戰(zhàn)略[J];世界歷史;1989年03期
5 王家驊;論福澤諭吉對儒學的批判與繼承——兼評漢譯《勸學篇》和《文明論概略》[J];世界歷史;1992年05期
6 張友誼;福澤諭吉的文明史觀述評[J];濟南大學學報(綜合版);1995年04期
7 吳麗華;;福澤諭吉與甲午戰(zhàn)爭[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02期
8 張可喜;日本社會思想史專家安川壽之輔:日本社會右傾化根在福澤諭吉[J];w攣胖蕓,
本文編號:1116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1165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