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代議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6 07:31

  本文關鍵詞:代議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代議制 民主 中世紀


【摘要】:代議制作為一種制度設計最早出現在17世紀,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的都是代議制的形式來管理國家和社會。代議制民主又稱間接民主,是人民通過選舉的方式選出代理者來管理國家事務,F代政治的眾多理念和思想都是產生于中世紀,其中代議制作為一種思想萌芽于中世紀。中世紀代議民主思想的起源可謂是多種思想的沖突、融合和演化的過程,包括日耳曼蠻族的民主思想,基督教平等思想,中世紀契約關系思想等等。 12世紀羅馬法的重新研究,政治權威下源論和“關涉大家的事需得到大家同意”思想也逐漸浮出地面,日耳曼人關于國家權力源于人民的觀念與古希臘羅馬城邦民主思想結合,形成了強大的思想潮流,被人民連同統(tǒng)治者接受。13世紀,亞里士多德革命之后,亞氏對城邦民主精神的詮釋為歐洲中世紀民主思想提供了進一步的理論支持,阿奎那、馬西略、巴黎的約翰、巴圖魯斯(Bartolus)等思想家都吸收了亞里士多德的城邦民主觀念并將其運用于中世紀的政治現實。13世紀歐洲各國逐漸出現了包括平民、貴族、教士參與的三級議會,議會所探討的議題涉及立法、稅收、行政、司法等一系列國家事宜。人民將手中的權力交予統(tǒng)治者,那么當統(tǒng)治者無所作為時,人民是否有權利收回手中的權力?中世紀末期思想家們給予了這個問題相當詳細的闡述。馬內戈爾德(Manegold of Lautenbach)首次明確闡明了統(tǒng)治者和人民的關系。他認為,人民選舉統(tǒng)治者是為了主持正義,如果他違背了選舉時的協議和承諾,人民就有權力解除對他的忠誠,人民不會受制于一個狂暴并且毫無作為的統(tǒng)治者。
【關鍵詞】:代議制 民主 中世紀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03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4
  • 1. 問題的提出7-9
  • 2. 研究綜述9-13
  • (1) 代議民主制及其理論研究綜述9-10
  • (2) 中世紀的思想及其理論研究綜述10-11
  • (3) 代議民主制的中世紀思想起源的綜述11-13
  • 3. 研究方法13
  • 4. 分析框架13-14
  • 一、中世紀代議制的背景14-20
  • 1. 社會政治背景14-16
  • (1) 日耳曼民族對羅馬帝國的征服14-15
  • (2) 神圣領域與世俗領域的共存與對抗15-16
  • 2. 法律觀念的碰撞16-18
  • (1) 日耳曼法取代羅馬法16-17
  • (2) 教會法對日耳曼法的影響17-18
  • 3. 經濟背景18-20
  • (1) 世俗的莊園經濟18-19
  • (2) 教會經濟19-20
  • 二、中世紀被代議共同體的形成20-33
  • 1. 被代議共同體:代議制的基礎20-21
  • 2. 群體共同權威體系的形成21-23
  • (1) 中世紀初權威體系的現狀21-22
  • (2) 中世紀權威體系的變化22
  • (3) 中世紀共同權威體系的形成22-23
  • 3. 群體共有價值觀念的形成23-26
  • (1) 中世紀初期人們價值觀念分析24
  • (2) 中世紀中期教權與王權斗爭中的二元價值觀形成24-25
  • (3) 中世紀共有價值觀念的形成:共同權利觀念為核心25-26
  • 4. 平等觀念的形成26-29
  • (1) 古典斯多葛思想的平等原則26-27
  • (2) 作為上帝子民的身份平等27-28
  • (3) 中世紀契約思想的平等原則28-29
  • 5. 平等基礎上的自我觀念的形成29-31
  • (1) 自我觀念的興起29-30
  • (2) 權利平等觀念的形成30-31
  • 6. 自我之物(權力)可轉讓的契約觀念形成31-33
  • (1) 中世紀的契約觀念31
  • (2) 可代議或代表的觀念形成31-32
  • (3) 代議的契約觀念形成32-33
  • 三、代議共同體的形成33-40
  • 1. 代議制共同體:代議制的必要條件33-35
  • (1) 代議共同體的形成是代議制形成的必要條件33
  • (2) 代議制民主中的代議群體和被代議群體33-34
  • (3) 歐洲中世紀議會的代表:英國議會和法國封建議會34-35
  • 2. 代議群體權威來源35-37
  • (1) 中世紀權威體系中的兩種理論35-36
  • (2) 上源理論:上帝授予權威36
  • (3) 下源理論:人民是權威的最終來源36-37
  • 3. 代議群體的產生與替換37-40
  • (1) 貴族議政:血統(tǒng)繼承與財產限制37-38
  • (2) 選舉產生38-40
  • 四、代議群體的行為40-47
  • 1. 代議群體的行為依據40-44
  • (1) 慣例習俗:日耳曼傳統(tǒng)觀念中的人民同意原則40-41
  • (2) 法律層面:法律中的人民同意原則41-42
  • (3) 現實層面:契約關系中的同意思想42-43
  • (4) 中世紀晚期基于現實發(fā)展起來的城市同意思想43-44
  • 2. 代議群體的權力44-46
  • (1) 權力的重新分配44-45
  • (2) 國家權力等事項45-46
  • (3) 為被代議者創(chuàng)設權利46
  • 3. 代議群體與被代議共同體的關系:人民有權收回統(tǒng)治者權力46-47
  • 結語47-49
  • 參考文獻49-53
  • 在校期間科研及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53-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太寶;;中世紀西歐法律觀念下的王權[J];北方論叢;2011年04期

2 丁一;余曄;;直接制民主與代議制民主比較分析[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陳平;張英魁;;近年來學術界對代議制研究的總述[J];高校社科動態(tài);2011年02期

4 胡偉;研究代議制度的開拓性著作——評周葉中博士的新著《代議制度比較研究》[J];法學評論;1997年01期

5 蔣梅香;;對代議制民主的認識和思考[J];黑河學刊;2007年02期

6 叢日云,鄭紅;論代議制民主思想的起源[J];世界歷史;2005年02期

7 郭繼蘭;;走出直接民主的困境——代議制民主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張宇飛;;代議制民主的邏輯困境[J];河套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9 孫慧;;中世紀的王權與教權[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10 白銳;代議制政府原理研究[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本文編號:10413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0413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32e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