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岳改祀的原因和對渾源地方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05:36
本文關鍵詞:明清北岳改祀的原因和對渾源地方的影響
【摘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北痹兰漓胱鳛槲覈鴤鹘y(tǒng)國家祭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來已久、歷代因之。然而,自明中葉至清初,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卻多次出現(xiàn)了關于北岳祭祀地點的爭論,即北岳祭祀應在河北曲陽還是山西渾源的爭論。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雖然最終以改祀渾源落下帷幕,但是對于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爭論,以及為何明清兩朝在同一問題上會做出截然相反的決斷,人們?nèi)匀惶幱谥刂乩Щ笾小?本文以明清北岳改祀事件為中心,通過研究經(jīng)史、碑刻、詩文等歷史文獻以及相關論文著作,并結合一定的實地考察,對明清北岳改祀問題的相關史實進行深入剖析,以期探尋出北岳改祀背后的原因及影響。 明清北岳改祀問題實際上包括對北岳山脈的重新認定和北岳祭祀地點的轉(zhuǎn)移兩個問題,也就是北岳由曲陽恒山變?yōu)闇喸春闵胶图漓氡痹赖牡攸c由河北曲陽變?yōu)樯轿鳒喸磧蓚過程,體現(xiàn)為渾源恒山由地方信仰到地方祭祀再上升為國家祀典的歷史過程。此外,北岳改祀以后對渾源地方社會的影響在以往研究中較少提及,筆者也期望能夠做一些有益補充。因此,本文的結構分為以下三章: 第一章介紹了明中葉以前渾源北岳說的興起過程并作原因分析。道教力量和大同地方力量共同推動了渾源北岳說的興起。道教力量通過對北岳的重新定位、對渾源恒山的道教化塑造以及促進北岳廟的建造,不斷經(jīng)營著渾源北岳說。大同地方力量為避免自然災害和取得軍事勝利,保證百姓生活安定和大同邊境安寧,向渾源恒山祈禱,通過對渾源恒山的自然崇拜和軍事信仰,深化和擴大著渾源北岳說的影響力。 第二章回顧了明中葉至清初北岳恒山改之爭的歷史過程并作原因分析。首先,分別以弘治時期兵部尚書馬升、嘉靖時期戶科給事中陳榮、萬歷時期大同巡撫胡來貢和順治時期刑科給事中粘本盛的改祀之清為線索,大體勾勒出爭論的發(fā)展過程及結果。其次,從大同地方力量爭取京官對祀渾源的支持,也包括大同地方力量的自身努力,和“治統(tǒng)”等儒家思想對黃帝和士大夫的影響兩方面分析促成北岳改祀渾源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分析了北岳改祀以來對渾源地方社會的影響。北岳改祀渾源后,渾源的北岳祭祀也由地方祭祀上升為國家祀典,更加興盛。同時,由祭祀帶來的渾源本地的廟會文化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并逐漸融入了當?shù)孛癖姷娜粘I钪小?br/> 【關鍵詞】:北岳 改祀 渾源 曲陽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48
【目錄】: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3
- 1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10
- 2 學術史回顧10-12
- 3 研究方法、主要資料來源12-13
- 第一章 從曲陽恒山到渾源恒山:明中葉以前渾源北岳說的興起及原因13-20
- 1.1 明以前道教力量對渾源北岳說的經(jīng)營14-16
- 1.2 明前期大同地方力量對渾源恒山的自然崇拜和軍事信仰16-20
- 1.2.1 自然崇拜16-18
- 1.2.2 軍事信仰18-20
- 第二章 從祭祀曲陽到改祀渾源:明中葉至清初北岳恒山改祀之爭及原因20-29
- 2.1 明中葉至清初北岳恒山改祀之爭及其結果20-25
- 2.1.1 爭論的開端——弘治時期兵部尚書馬文升兩呈《請厘正祀典疏》20-22
- 2.1.2 爭論的延續(xù)——嘉靖時期戶科給事中陳h兇喟漲裘盱,
本文編號:8612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86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