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18世紀俄國漢學家的中國歷史文化觀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01:38

  本文關鍵詞:18世紀俄國漢學家的中國歷史文化觀


  更多相關文章: 俄國 漢學家 中國 歷史 文化


【摘要】:18世紀是俄國漢學誕生和俄國中國觀演變的重要時期。俄國早期漢學家以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團為基地,長期在中國生活,學習漢滿語言,翻譯中國典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他們對中國文獻中關于上古史的記載深信不疑,對儒家思想和倫理道德充滿敬意,對賢明帝王的統(tǒng)御之術和歷代名臣的治國思想表現出濃厚興趣。在早期俄國的中國知識建構和中國歷史文化觀的形成過程中,俄國漢學家發(fā)揮了獨特作用。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俄國 漢學家 中國 歷史 文化
【基金】: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俄國人的“中國觀”》(批準號:08BZS032)
【分類號】:K207.8
【正文快照】: 18世紀是俄國漢學的誕生期,其標志就是有了漢學人才教育基地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團,并培養(yǎng)了本國的漢學家。1741年被譽為俄國漢學第一人的羅索欣(И.К.Россохин,1717—1761,第二屆傳教團學生)從北京學成回國,3月22日進入圣彼得堡皇家科學院擔任漢滿語翻譯,從此翻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璐璐;;從《三吳游覽志》中看余懷的遺民情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印永清;;中國索引發(fā)展史略[J];圖書與情報;2007年01期

3 王大恒;;論東北作家佟世思《耳書》的民間文學特性[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4 楊珍;;順治帝的幼兒時代[J];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化;1997年06期

5 朱麗霞,肖曉陽;錢大昕與陳寅恪治史方法之比較——從一個側面看乾嘉學派的深遠影響[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02期

6 何忠禮;史料論略[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2000年03期

7 楊靜;秦立;王愛敏;;康雍乾災害詩歌主題變化與三朝災害信仰之流變[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田小軍;;孟荀樂教思想論略[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李軍;;《三邊賦》之《新疆賦》論略[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10 蘇亦工;;官制、語言與司法——清代刑部滿漢官權力之消長[J];法學家;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羅檢秋;;嘉道年間京師士人修禊雅集與經世意識的覺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2 張富強;;景山壽皇殿歷史文化研究[A];北京學研究2011:北京線性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統(tǒng)形象的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2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3 任紅敏;金蓮川藩府文人群體之文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陸胤;近代學術的體制內進路[D];北京大學;2011年

5 陳凱玲;清代詩人并稱群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李永泉;《兒女英雄傳》考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國驥;清嘉慶、道光時期政治危機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程印學;清朝經營傣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白文剛;清末新政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控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鐵泰;元代崇福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周亞;《列朝詩集》與清代前期明代詩歌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栗葉;羅伯聃與《華英說部撮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超;清代乾嘉時期總理各回城事務參贊大臣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陳杰;伊斯蘭傳教士與河州門宦的淵源關系[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朱吉吉;清代滿族女詩人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李鑓;論清嘉慶帝以德為先用人思想[D];遼寧大學;2011年

8 武春燕;李賀詩歌明清接受史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陳香嬌;《雪橋詩話》清詩批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毅巍;桂馥年譜[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春讓;;鉤沉歷史之華章 啟迪心靈之航標——《中國歷史精要》評介[J];唐都學刊;2006年02期

2 曹小文;;評瞿林東新著《中國歷史文化散論》[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9年06期

3 尹錫南;;20世紀印度的中國文學和歷史研究[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0年01期

4 江日青;;高校旅游專業(yè)《中國歷史文化》課聯系實際教學探討[J];新西部;2010年09期

5 賈慶軍;回聲的回聲——《大洋彼岸的回聲——美國中國史研究歷史考察》述評[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5年05期

6 饒們子;;對饒宗頤先生治學方法的體會[J];文藝理論研究;2007年02期

7 胡阿祥;;中國歷史研究的地域視野[J];學海;2009年01期

8 王健;李毅;;整體與區(qū)域: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空間轉換[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夏欣;;吸納與輸出:世界格局中的中國歷史文化——評《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8年01期

10 瞿林東;;《中國歷史文化散論》序[J];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葛志毅;;序:中國文化與士[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三輯)[C];2008年

2 李巖松;;北京大學非學位留學項目組織形態(tài)創(chuàng)新實踐初探——以“中國學”項目為例[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達洋;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N];江淮時報;2006年

2 程念祺;萬古江河萬古心[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3 姚大力;西方中國研究的“邊疆范式”:一篇書目式述評[N];文匯報;2007年

4 安徽大學 朱萬曙;尋找中國歷史文化的脈絡[N];社會科學報;2006年

5 虞云國;一個中國通的處女游[N];東方早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程潔;近三十年始做成 一流學者寫詞典[N];社會科學報;2008年

7 崔玉軍;漢學與中國學的源流及性質[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智君;邊塞農牧文化的歷史互動與地域分野[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魏曉立;二十世紀前期漢族宗法文化存在形態(tài)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76271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76271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02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