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四重證據法與人文創(chuàng)新
本文關鍵詞:探尋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四重證據法與人文創(chuàng)新
【摘要】:文章提出改造人類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的"大傳統和小傳統"(Great tradition andlittle tradition)概念,按照符號學分類指標重審中國文化傳統,把漢字編碼的書面?zhèn)鹘y作為小傳統,把前文字時代以來的神話思維視為大傳統。提示生活在文字編碼小傳統中的當代人,如何利用現代新知識所提供的多重證據,如先于漢字出現的玉器符號,超越文字符號的遮蔽和局限,洞悉大傳統的奧妙。新興的文化人類學和民俗學倡導實地考察的田野作業(yè),打開突破小傳統拘限的知識新格局。九百萬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可當做大書來解讀。從司馬遷寫《五帝本紀》的經驗可知,對于"讀萬卷書"的知識人,"行萬里路"的民間調研功夫,是擺脫小傳統書本主義限制,洞悉大傳統的關鍵。從方法論上歸納,可將新出土的文字作為二重證據,將文獻之外的田野調查的口傳活態(tài)文化傳承作為三重證據,將出土的實物和圖像等非文字符號視為四重證據。以四重證據法重新探尋文化大傳統,獲得超越前代的人文創(chuàng)新方法和認識境界。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文學人類學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
【關鍵詞】: 大傳統 前文字時代 四重證據法 物的敘事
【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中華文明探源的的神話學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階段成果
【分類號】:K203
【正文快照】: 一、大傳統與小傳統兩千五百年前,孔子曾經用一分為二的方式來劃分現實社會中的人群———“唯上智與下愚不移”①。在上世紀批林批孔時期,孔子這句話被片面地解讀為論證奴隸社會合法性的辯護詞:“上智”指奴隸主,“下愚”指奴隸。從哲學上歸類,此話又被當作唯心主義先驗論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葉舒憲;;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J];黨建;2010年07期
2 ;上海文藝出版社將在五月份出版一批新書[J];上海文學;1978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婧;中國古代科技與人文結合的典范:當代美學視野中的張衡[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羅建新;楚辭意象之構成考論[D];上海大學;2010年
3 樊禎禎;漢代情感思想及其美學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黃芳;先秦漢語量范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梅軍;殷商西周散文文體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6 王輝;漢代家庭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龔恒超;接續(xù)傳統與時代嬗變[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成九雁;中國近代華商股市的監(jiān)管結構:演變軌跡及其政治根源[D];清華大學;2009年
10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浩;共生的智慧[D];湖南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宋立剛;書法金石拓片論考[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二斌;西漢官文書運行書體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曉東;李隆基書法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巍;誰在邊緣地[D];南昌大學;2010年
6 喻懿潔;江淹《雜體詩三十首》綜論[D];北京大學;2010年
7 王大慶;《說文》中的籀文探析[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8 孫彥;《說文解字》的字典性質及其影響[D];南昌大學;2010年
9 楊鴻源;董仲舒夭之諸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任曉娟;論傳統“文氣”論的文章學意義[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志琴;青史有待墾天荒──試論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崛起[J];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國風;慎終追遠——古代的喪禮[N];中國縣域經濟報;2007年
,本文編號:7455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74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