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名號考析
本文關(guān)鍵詞:“伏羲”名號考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伏羲 華胥 名號 時代 延續(xù)
【摘要】:"伏羲"被認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對后世影響深遠。但對"伏羲"名號的認識,學術(shù)界又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結(jié)合眾多歷史文獻的記載,分析伏羲名號在上古的存在狀況,可以看出,"伏羲"上接"華胥氏",從伏羲其人到"伏羲"成為部族的稱謂,再到"伏羲"成為代代沿用的稱號,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存世長遠。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K207
【正文快照】: 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具有各方面綜合貢獻的古帝稱號中,最早的有“伏羲”這一名號。古文獻中有眾多關(guān)于“伏羲”的記載,“伏羲”名號列于五帝之前的三皇時代,并處三皇之首。但學界對三皇的理解尚不統(tǒng)一,有的認為三皇是在其時代對社會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帝王,有的認為是一個氏族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建國,楊東晨;論中國古史傳說時代與伏羲文化研究——兼論天水市弘揚伏羲文化的成就[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馬慰國;;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示意符號與示意文字的真實涵義[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劉雁翔;;正史“羲皇上人”辨義[J];蘭州學刊;2006年11期
4 岡虎;伏羲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源[J];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5 范三畏;“伏羲文化”與“李氏文化”的關(guān)系[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林河;中華為什么叫“華”?[J];民間文化;2000年02期
7 周曉明;;伏羲文化考述[J];社科縱橫;2008年08期
8 彭華;殷商名號考[J];宜賓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9 林河;中華為什么叫“華”[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10 常強;;兩宮太后并稱現(xiàn)象趣談[J];文史天地;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周宜興;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發(fā)掘并研究龍文化的根[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2 ;“中國”古今稱謂的演變及意義[N];光明日報;2002年
3 江林昌;國學研究步入簡帛時代[N];中國教育報;2002年
4 南方日報記者 蒲荔子 實習生 溫友麗;周宜興:中華文明應該是八千年[N];南方日報;2010年
5 劉建蘇;中華探源[N];團結(jié)報;2011年
6 晁福林;上古歷史文獻的寶庫——《尚書》[N];光明日報;2001年
7 王琳 許萌;河南伏羲女媧畫像磚賞析[N];中國文化報;2004年
8 姚小平;“漢學”辨[N];中華讀書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甄英軍;關(guān)于“降居”“辨秩”與“五帝”—《史記·五帝本紀》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466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14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