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認干親習俗中的“臍帶母親”文化解讀
本文關鍵詞:哈薩克族認干親習俗中的“臍帶母親”文化解讀
【摘要】:哈薩克族傳統(tǒng)習俗中認干親,特別是"臍帶母親"這一文化現(xiàn)象具有哈薩克族獨特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臍帶母親"是哈薩克族認干親習俗中最古老且保存最持久的一種締結干親形式,它一方面植根于哈薩克族傳統(tǒng)游牧生計方式對女性聯(lián)合的需要,另一方面通過巫術、圖騰等宗教儀式賦予"臍帶母親"以神圣的象征,從而保佑母子平安。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
【關鍵詞】: 哈薩克族 認干親習俗 臍帶母親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項目“古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民族關系比較研究”(14XMZ002) 2015年蘭州大學中央基本科研費自由探索項目“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民族關系研究”
【分類號】:K892.3
【正文快照】: 認干親作為一種文化習俗,在不同民族中都存在,這種虛擬親屬關系的締結,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或利益需求產(chǎn)生的。目前國內(nèi)有關認干親的研究中,對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認干親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等都有一定的研究。例如,在對國內(nèi)布朗族有關認干親的研究中就發(fā)現(xiàn),布朗族認干親“源于布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靜;戴寧寧;;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回漢民族“干親交往”——以寧夏固原市為例[J];寧夏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2 趙旭峰;王凌虹;;云南民族拜認干親習俗與族際共享閾的構建[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3年05期
3 黃彩文;楊文順;;布朗族拜認干親習俗與人際關系網(wǎng)絡的構建[J];學術探索;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彥;;論身體在當代語境下的顯性表達[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彭衛(wèi)民;;語言符號對性的介入的可能性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馬國偉;;彝族咒鬼經(jīng)《之子宜乍》及其文化、文學價值[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4 黃偉生;;越南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探析[J];東南亞縱橫;2007年10期
5 申富英;;論《尤利西斯》中的禁忌[J];外國文學;2011年04期
6 譚龍飛;;從《狼圖騰》看中國圖騰文化[J];傳承;2011年20期
7 孫正國;熔鑄民族性:土家族飲食禁忌的人類學考察[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8 陶春林;;“巴”義新考[J];貴州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9 李青;;崇拜與畏懼:對玉溪地區(qū)蛇禁忌的探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8期
10 杜逸嬌;;中外禁忌語芻議[J];大眾文藝;2012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雷國強;;畬族盤瓠傳說的原始文化內(nèi)涵及其功能初探[A];畬族文化研究(上冊)[C];2003年
2 陳立勛;;觀物取“色”,格物致“道”——有感于南非、迪拜及歐洲一行的城市色彩考察[A];紀念中國流行色協(xié)會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國流行色協(xié)會學術年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樺;云南文山藍靛瑤“度戒”儀式教育過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周鴻雁;儀式華蓋下的傳播:詹姆斯·W·凱瑞傳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賈兵;先秦諸子政治傳播觀念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4 王萌;反抗與創(chuàng)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學批評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閃蘭靖;回族基層社區(qū)平衡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張浩;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精神分析話語剖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7 魏治勛;禁止性法規(guī)范的概念[D];山東大學;2007年
8 劉波;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的嬗變[D];復旦大學;2007年
9 晁天義;先秦道德與道德環(huán)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于建剛;中國京劇習俗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惠文;麼文化視野下的壯族民間生育禮俗[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2 陳飛鴻;彝漢吉祥圖案表現(xiàn)手法比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3 張洪波;凝聚、超越與沉淀[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曹q;中國當代油畫中的“性圖像”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衣帆;精神分析文學及文學理論批評的中國化進程透視[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娟;先秦東夷部族神話傳說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玲;唐代醫(yī)學禁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軒;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種人學價值論的視野[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宗源;民族文化的復興與現(xiàn)代生活的復魅[D];海南大學;2011年
10 于玲;論古希臘人的宗教命運觀念[D];遼寧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何燕霞;;論云南少數(shù)民族自然崇拜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2 喇敏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根本利益[J];回族研究;2005年03期
3 何作慶;馬小倩;;哈尼文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范例[J];中國民族;2007年11期
4 薛藝兵;對儀式現(xiàn)象的人類學解釋(下)[J];廣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5 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研究評述[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6 李靜;;民族交往心理構成要素的心理學分析[J];民族研究;2007年06期
7 馬宗保;試論回族的人文性格[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袁年興;;民族雜居區(qū)族際互動的結構性特征——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研究視閾[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余豐;傳統(tǒng)與嬗變:地方社會轉型中的宗族與民間信抑——以閩西客家桂龍鄉(xiāng)為例[D];廈門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899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89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