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到中心: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的邊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4 12:23
本文關鍵詞:從邊緣到中心: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的邊疆研究
【摘要】:關注邊疆、研究邊疆是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學術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箲(zhàn)之前,關注與研究邊疆者大多為社會人士或者學生,而主流學界的研究人員并不多見?箲(zhàn)爆發(fā)后,主流學界的傳統(tǒng)史地以及新興的民族學、社會學和語言學等學科之學者,開始關注并研究邊疆,并掀起了一輪邊疆研究的熱潮?箲(zhàn)前后對比,邊疆研究之內容及其重點,從概述性的邊地交通、資源、物產與邊疆對外關系轉到了邊疆史地、民族、社會和語言為主的邊疆學術綜合性研究,并直接導致了"邊政學"理論的提出與構建。邊疆研究的這一轉向,表明其已經從學術的邊緣而進入了學術的中心。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邊疆研究 世紀—年代 邊緣與中心
【分類號】:K29
【正文快照】: 近代對于中國邊疆的關注與研究,有兩次勃興,其一以清季之西北史地研究為表率;其二始于20世紀20年代末,而臻于40年代興起之“邊政學”。在對第二次研究熱潮的學術史研究中,已有不少論及近代邊疆研究之轉型問題。段金生《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邊疆研究及其發(fā)展趨向》一文闡述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洪亮;;中國邊疆研究的近代轉型:20世紀30-40年代邊政學的興起[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791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79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