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吐蕃地方行政體制研究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8-11 01:19
本文關(guān)鍵詞:元代吐蕃地方行政體制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元代 吐蕃 地方 行政 體制 研究
【摘要】:
【關(guān)鍵詞】:
【學(xué)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xué)
【學(xué)位級(jí)別】:博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1993
【分類號(hào)】:K247;K28
【目錄】:
- 導(dǎo)言9-16
- 第一章 元代制約吐蕃地方行政的三股勢力16-72
- 第一節(jié) 分封與出鎮(zhèn)的宗王16-40
- 一 闊端對吐蕃的經(jīng)略16-20
- 二 “供施”關(guān)系的實(shí)質(zhì)是領(lǐng)屬20-22
- 三 諸王分封制的實(shí)施時(shí)間22-23
- 四 諸王份地的劃分23-29
- 五 忽必烈改變分封制的努力29-31
- 六 西平王出鎮(zhèn)吐蕃31-33
- 七 鎮(zhèn)西武靖王33-36
- 八 西平王、鎮(zhèn)西武靖王王府36-38
- 九 西平王、鎮(zhèn)西武靖王在吐蕃的地位38-40
- 第二節(jié) 八思巴及歷任帝師的統(tǒng)領(lǐng)權(quán)40-63
- 一 八思巴與元世祖的關(guān)系40-47
- 二 八思巴行政權(quán)力之分析47-48
- 三 八思巴的侍從機(jī)構(gòu)及其職能48-50
- 四 八思巴與帝師制度的建立50-51
- 五 歷任帝師51-61
- 六 歷任帝師頒布的藏文法旨61-63
- 第三節(jié) 恰那朵兒只與白蘭王63-72
- 一 白蘭王恰那朵兒只及其行政權(quán)力之分析64-66
- 二 恰那之后的幾任白蘭王66-72
- 第二章 元代管理吐蕃地方的中央機(jī)構(gòu)72-121
- 第一節(jié) 總制院72-82
- 一 總制院的建立背景73-75
- 二 總制院的職掌75-79
- 三 總制院的歷任院使79-81
- 四 總制院的地位81-82
- 第二節(jié) 都功德使司82-89
- 一 都功德使司的職能82-83
- 二 都功德使司的建立背景83-85
- 三 都功德使司的沿革85-87
- 四 都功德使司的歷任長使、官員87-88
- 五 都功德使司與總制院及宣政院的關(guān)系88-89
- 第三節(jié) 宣政院89-121
- 一 改名時(shí)間89-90
- 二 宣政院職掌90-95
- 三 宣政院的職官體制與辦事機(jī)構(gòu)95-98
- 四 宣政院的下轄機(jī)構(gòu)98-105
- 五 宣政院歷任院使、副使105-121
- 第三章 元代的烏思藏宣慰司121-187
- 第一節(jié) 有關(guān)烏思藏宣慰司的幾個(gè)問題123-134
- 一 烏思藏宣慰司釋名123-125
- 二 烏思藏宣慰司與薩斯迦本欽的關(guān)系125-130
- 三 帝師頒給烏思藏宣慰司的藏文法旨130-133
- 四 烏思藏宣慰司的治地與管轄范圍133-134
- 第二節(jié) 烏思藏宣慰司的下屬機(jī)構(gòu)134-145
- 一 烏思藏宣慰司下轄的職官系統(tǒng)134-138
- 二 納里速的行政建置138-142
- 三 烏思藏的都元帥府、招討司與轉(zhuǎn)運(yùn)司142-145
- 第三節(jié) 元代烏思藏地區(qū)的十三萬戶145-178
- 一 十三萬戶建立的背景146-148
- 二 十三萬戶建立的時(shí)間148-153
- 三 烏思藏十三萬戶的組成153-178
- 第四節(jié) 烏思藏十三萬戶的變化178-187
- 一 烏思藏各萬戶勢力的消長179-182
- 二 伯木古魯萬戶的崛起182-187
- 第四章 元代的吐蕃等處宣慰司187-222
- 第一節(jié) 有關(guān)吐蕃等處宣慰司的幾個(gè)問題187-205
- 一 吐蕃等處宣慰司釋名187-192
- 二 吐蕃等處宣慰司的建立年代192-193
- 三 吐蕃等處宣慰司的治所193-196
- 四 吐蕃等處宣慰司的轄區(qū)范圍196-200
- 五 吐蕃等處宣慰司與薩斯迦地方勢力的關(guān)系問題200-201
- 六 吐蕃等處宣慰司的職官設(shè)置201-205
- 第二節(jié) 吐蕃等處宣慰司的下轄機(jī)構(gòu)205-222
- 一 脫思麻路軍民萬戶府205-206
- 二 西夏中興河州等處軍民總管府206-208
- 三 洮州元帥府208
- 四 十八族元帥府208-209
- 五 積石州元帥府209-210
- 六 禮店文州蒙古漢軍西番軍民元帥府210-213
- 七 吐蕃等處招討使司213-218
- 八 松潘宕疊威茂州等處軍民安撫使司218-222
- 第五章 元代的吐蕃等路宣慰司222-247
- 第一節(jié) 與吐蕃等路宣慰司有關(guān)的幾個(gè)問題222-231
- 一 吐蕃等路宣慰司的建立年代222-225
- 二 吐蕃等路宣慰司的治所225-227
- 三 吐蕃等路宣慰司的轄區(qū)227-228
- 四 吐蕃等路宣慰司的長使228
- 五 皇帝、帝師頒給吐蕃等路宣慰司的圣旨和法旨228-231
- 第二節(jié) 吐蕃等路宣慰司的下轄機(jī)構(gòu)231-247
- 一 朵甘思田地里管民都元帥府231-232
- 二 刺馬兒剛等處招討使司232-233
- 三 奔不田地里招討使233-234
- 四 奔不兒亦思剛百姓234
- 五 碉門魚通黎雅長河西寧遠(yuǎn)等處軍民安撫司234-236
- 六 六番招討使司236-238
- 七 天全招討使司238-243
- 八 長河西里管軍招討使司243
- 九 朵甘思招討使司243-247
- 第六章 元代的吐蕃與周邊諸地的關(guān)系247-267
- 第一節(jié) 北庭都元帥府247-249
- 第二節(jié)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249-252
- 一 永昌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249-251
- 二 西寧州251-252
- 第三節(jié) 陜西等處行中書省252-263
- 一 吐蕃等處宣慰司與陜西行省的關(guān)系252-255
- 二 臨洮府255-257
- 三 鞏昌府257-260
- 四 蒙古軍都萬戶府260-263
- 第四節(jié) 四川行省與云南行省263-267
- 一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263-265
- 二 云南諸路行中書省265-267
- 結(jié)語267-274
- 附錄274-340
- 附錄一 論元代在西藏地方建政立制的基礎(chǔ)274-289
- 附錄二 答失蠻其人及其經(jīng)略吐蕃考實(shí)289-298
- 附錄三 Stod-Hor考辨298-310
- 附錄四 Chol-Kha考述310-319
- 附錄五 釋“薩斯迦本欽”319-329
- 附錄六 釋“帝師之命與詔敕并行于西土”329-340
- 附表340-355
- 一 蒙元大汗、皇帝年表340-341
- 二 藏史記載中的蒙元大汗、皇帝年表341-342
- 三 藏漢職官、機(jī)構(gòu)譯名對照表342-346
- 四 元代藏語中的蒙古語借詞346-347
- 五 大事紀(jì)年表347-355
- 人名地名索引355-363
- 參考文獻(xiàn)與征引論著目錄363-384
- 一 漢文部分363-373
- 二 藏文部分373-377
- 三 西文部分377-381
- 四 俄文部分381-382
- 五 日文部分382-384
- 后記384-388
- 英文目錄388-396
【引證文獻(xiàn)】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赤新;蒙古族飾物中的藏文化因素[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hào):653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65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