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遠在伊犁河畔
發(fā)布時間:2021-12-24 15:10
公元2世紀,鮮卑第一位首領檀石槐在蒙古崛起,北匈奴向西遷移,占據(jù)原烏孫小昆彌領地,烏孫被迫逐漸西移,國力日衰。公元437年,北魏太武帝拓撥燾曾派董琬出使烏孫,烏孫向北魏朝貢。此后,史籍失去對烏孫的記載。直到公元938年,即遼太宗會同元年,《遼史》中才出現(xiàn)烏孫向遼遣使入貢和遼在烏孫設"烏孫國王府"的記載。其后,烏孫逐漸與鄰族融合而消亡。烏孫的族名消失了,但他們與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現(xiàn)代學者認為,哈薩克族族源之一便是烏孫。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教育. 2019,(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興起于秦漢之際
與漢往來密切
與其他民族融合
本文編號:3550712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教育. 2019,(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興起于秦漢之際
與漢往來密切
與其他民族融合
本文編號:35507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355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