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覆亡時期若干史實考證
發(fā)布時間:2017-10-20 07:18
本文關鍵詞:準噶爾覆亡時期若干史實考證
【摘要】:清初,準噶爾汗國是西域的重要政治力量,與清朝對峙多年。噶爾丹策凌去世之后,準噶爾汗國貴族內訌,互相征戰(zhàn),開始從內部破裂。到達瓦齊之時,輝特部臺吉阿睦爾撒納帶領清軍,擒拿達瓦齊,準噶爾汗國滅亡。不久阿睦爾撒納發(fā)動叛亂,自稱準噶爾汗,而多數(shù)準噶爾人仍附屬于清朝,使該地區(qū)陷入混亂。清朝派兵追剿阿睦爾撒納,阿睦爾撒納逃至俄羅斯病逝。清朝在平定阿睦爾撒納叛亂過程中屠殺了大量無辜的準噶爾部眾。限于時間和篇幅,本文利用滿文檔案,僅僅探討了阿睦爾撒納叛亂時期的三個問題,擬澄清官方史籍記載不夠詳細和具體的史實。本文由緒論、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緒論部分交代了選題緣由和研究概況。正文第一章介紹阿睦爾撒納與哈薩克阿布賚的密切關系,論述了在清軍征剿阿睦爾撒納之時阿布賚由保護阿睦爾撒納轉向投附清朝的態(tài)度變化,又出于私情將阿睦爾撒納放行及哈薩克配合清軍擄掠準噶爾眾人、加速準噶爾滅亡的史實;第二章額林哈畢爾噶路臺吉、宰桑之叛清及其原因,指出準噶爾部遭受多年戰(zhàn)亂之苦,哈薩克、布魯特、回子也趁亂擄掠,眾鄂托克之人幾乎都失去了生計,餓死之人、出痘病死之人遍布曠野;眾游牧大多人口到處流散乞討,以草根、果實、狗肉、人肉為食;在如此情況之下,清朝廷為追拿阿睦爾撒納,未及時安撫和救濟眾游牧,出征的清軍反而向眾游牧強行征餉,冷落了眾人之心。當喀爾喀發(fā)生“撤驛之變”①時,額林哈畢爾噶路眾臺吉、宰桑想趁機脫離清朝管制而發(fā)動了叛亂;第三章清軍剿殺準噶爾的“瑪哈沁”,介紹準噶爾部分臺吉、宰桑叛亂之后,清軍分路進發(fā),大肆屠殺準噶爾失去生計之流民——“瑪哈沁”。本文以滿文檔案為基礎,參照漢文史料,對阿布賚與阿睦爾撒納的關系及當時準噶爾部眾人失去生計、貧困窘迫至極,“先擒拿阿睦爾撒納,后安置眾游牧”政策和喀爾喀騷動對額林哈畢爾噶路臺吉和宰桑發(fā)動叛亂所起到的直接影響,以及清軍殘酷殺戮準噶爾部流民“瑪哈沁”等內容,進行了考證和論述。
【關鍵詞】:準噶爾 覆亡 若干史實 考證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29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s5-8
- 緒論8-13
- 一. 選題緣由8
- 二. 研究動態(tài)8-13
- 第一章 阿睦爾撒納與哈薩克阿布賚汗的關系13-23
- 第一節(jié) 阿睦爾撒納與哈薩克阿布賚汗的早期關系13-14
- 第二節(jié) 哈薩克歸附清朝與阿睦爾撒納潛逃俄羅斯14-17
- 第三節(jié) 哈薩克配合清軍擄掠準噶爾17-23
- 第二章 額林哈畢爾噶路臺吉和宰桑的叛清23-46
- 第一節(jié) 準噶爾各部臺吉宰桑歸附清朝與額林哈畢爾噶路叛亂23-26
- 第二節(jié) 額林哈畢爾噶路臺吉和宰桑叛亂的原因26-46
- 第三章 清軍剿殺準噶爾的“瑪哈沁”46-58
- 第一節(jié) “瑪哈沁”之解釋46-49
- 第二節(jié) 清軍剿殺“瑪哈沁”49-54
- 第三節(jié) 清朝招撫和安置“瑪哈沁”54-58
- 結語58-60
- 參考文獻60-64
- 附錄64-88
- 后記88-8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蔡家藝;;新疆察哈爾營、厄魯特營概述[J];蒙古史研究;1986年00期
2 祁杰;準噶爾與哈薩克關系述略[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1996年01期
3 吐娜;伊犁厄魯特營的戍邊[J];西域研究;2002年03期
,本文編號:1065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06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