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南洋公學留學教育述論
本文關(guān)鍵詞:晚清南洋公學留學教育述論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南洋公學 盛宣懷 清末 留學教育
【摘要】:成立于1896年的南洋公學,曾引領(lǐng)清末留學教育風氣之先,被譽為中國早期"留學生的搖籃"。從1898年到1905年初,南洋公學共資派7批47名留學生,分布于日本、歐美各國。南洋公學在選派資格、學業(yè)管理、回國任用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初步探索,形成了留學教育的鮮明特色:留學國指向歐美,學科重在科技,留學年限長,留學質(zhì)量高等。研究南洋公學留學教育可窺見清末留學運動初興時期的一般態(tài)勢,及新式學校選派留學生的多元化取向。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研究室;
【關(guān)鍵詞】: 南洋公學 盛宣懷 清末 留學教育
【分類號】:K252
【正文快照】: 南洋公學1896年由盛宣懷創(chuàng)設(shè)于上海,旨在培養(yǎng)法律、政治、外交、經(jīng)濟管理人才。1897年設(shè)師范院及附屬外院,1898年設(shè)立相當于中學程度的中院,繼而籌設(shè)相當大學�?瞥潭鹊纳显�,曾短暫開設(shè)政治班、鐵路班、特班、商務(wù)科,逐漸形成涵蓋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在內(nèi)的中國第一所具有普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越;;近代“煙草大王”簡照南與留學教育[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鐘珂;;試析廣西與越南留學教育交流中的文化認同[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34期
3 張明洋;;中日近代留學教育比較[J];日本研究;1992年03期
4 辛欣;甲午戰(zhàn)前中日留學教育之比較[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5 易安;;傳教士與中國的留學教育[J];文史知識;1995年06期
6 李曉玲;;淺談晚清時期的留學教育[J];中國電子教育;2006年04期
7 彭潔;;簡論近代中國留學教育的變化[J];文學界(理論版);2012年08期
8 王立中;論近代中國政法留學教育及其影響[J];史學月刊;1993年03期
9 王廣軍,白雪梅;淺談張之洞的留學教育思想與實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10 李華興,陳祖懷;留學教育與近代中國[J];史林;199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郎群秀;;論中國近代留學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2 岳謙厚;張瑋;;清末民初中國留學教育的多元取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3 孟旭;;張之洞留學教育思想述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孫石月;;張之洞對我國早期留學教育的貢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莊佳騮;;容閎和中國近代留學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6 劉洪彬;;關(guān)于晚清留日教育的開端問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7 董靜芳;;晚清留學教育與中國近代教育的關(guān)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8 黃利群;;近代中國的留美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曼華;留學教育之路——走向世界的歷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2 決勝網(wǎng)董事長 闕登峰;留學教育進入三維時代[N];北京商報;2013年
3 余靖靜;留學教育白皮書在杭州發(fā)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4 ;英國向留學教育市場強勢擴張[N];中國文化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黃蔚;留學教育30年方興未艾[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曹洪謙 羅亞輝;“留學經(jīng)濟”需要再加一把勁[N];北京日報;2000年
7 決勝網(wǎng)董事長 闕登峰;留學咨詢有望從“中醫(yī)”時代轉(zhuǎn)向“西醫(yī)”時代[N];北京商報;2013年
8 北京大學 陳學飛;為什么一定要加快發(fā)展留學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記者 余靖靜;調(diào)查:近半數(shù)家長留學決策,讓中介做主[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姜乃強;留學服務(wù)助留學教育騰飛[N];中國教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冉春;南京國民政府留學教育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亞囡;中國近現(xiàn)代留學教育中的動機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立娟;民國時期留學生對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積極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3 王愛華;近代山東國外留學教育探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張新穎;清末與民國時期留學教育政策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高宇;近代中國留學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研究(1872年—1927年)[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喬金霞;近代湖北留學教育綜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早玲;我國家庭自費出國留學教育投資決策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8 樂生發(fā);近代留學教育對中國大學教育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9 楊吉安;江西近代留學教育的發(fā)展軌跡及其審視[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薛冰;民國時期留學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64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96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