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淮河流域災賑中的“局部正義”問題——兼對光緒三十二年蘇皖水災的再探討
本文關鍵詞:清代淮河流域災賑中的“局部正義”問題——兼對光緒三十二年蘇皖水災的再探討
【摘要】:黃河奪淮入海后,淮河流域便成了一個災害頻仍的地區(qū)。光緒三十二年(1906)淮河流域蘇北皖北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罕見的大水災,而在隨后救濟中兩地卻得到了差別巨大的際遇和厚此薄彼的對待。有五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這種差別的產生,但這種層面上的原因分析稍缺理論性高度和整體性觀察。職是之故,以光緒三十二年蘇皖水災為討論線索,從淮河流域災賑的整體著眼,利用"局部正義"等相關理論框架試圖從哲學理論的高度來探討和分析清代淮河流域災賑中存在的救濟差別。
【作者單位】: 蚌埠學院思政部;
【關鍵詞】: 淮河流域 災賑 局部正義 分配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4FZS025)后續(xù)成果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重點項目(SK2014A305)階段性成果 安徽省宣傳文化領域(社科理論類)青年英才基金
【分類號】:K252
【正文快照】: 光緒三十二年(1906)淮河流域的蘇北、皖北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罕見的洪澇災害,這場水災持續(xù)時間長、范圍廣、程度深,給當時的社會造成極大的破壞。有關這場水災的研究,學術界已有一些成果,然而這些研究卻毫無例外地關注蘇北地區(qū)的災情及救濟情況,卻很少關注受災并不亞于蘇北的皖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梁家貴;;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與元明以降淮河流域社會變遷[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2 袁飛;;光緒三十二年蘇皖水災中的救濟差異及皖北困境[J];清史研究;2014年04期
3 王立;;也論分配正義——兼評姚大志教授和段忠橋教授關于正義之爭[J];哲學研究;2014年10期
4 章永樂;;清朝荒政中的“地方性正義”問題[J];思想戰(zhàn)線;2013年04期
5 袁久紅;榮耀華;;論埃爾斯特的局部正義理論——“分析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新發(fā)展研究之一[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申學鋒;清代財政收入規(guī)模與結構變化述論[J];北京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7 金勝一;近代中國地域性災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8 李向軍;清代救災的制度建設與社會效果[J];歷史研究;199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飛;;清代淮河流域災賑中的“局部正義”問題——兼對光緒三十二年蘇皖水災的再探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2 李風華;;階級分析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進路[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02期
3 祁美琴;強光美;;2014年清史研究綜述[J];清史研究;2015年04期
4 楊繼業(yè);;論那彥成的荒政保障建設——以嘉慶十五年甘肅災賑為例[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5 安介生;穆俊;;略論民國時期山西救災立法與實踐——以1927至1930年救災活動為例[J];晉陽學刊;2015年02期
6 張付新;張云;;清代光緒、宣統(tǒng)年間新疆荒政述論[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7 費杰;周杰;;1757年運城鹽池洪水與制鹽方法的革新[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4年04期
8 葛東華;;提升歷史課堂的“引力”[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4年04期
9 聶君;;試論清代寧夏地區(qū)災荒發(fā)生的社會成因[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10 竇祥銘;;民國時期安徽農村合作運動發(fā)展述評[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段忠橋;;何為分配正義?——與姚大志教授商榷[J];哲學研究;2014年07期
2 段忠橋;;也談分配正義、平等和應得——答姚大志教授[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4期
3 姚大志;;三論分配正義——答段忠橋教授[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4期
4 梁家貴;;宗族與晚清民國時期皖北地區(qū)社會變遷[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5 姚大志;;再論分配正義——答段忠橋教授[J];哲學研究;2012年05期
6 梁家貴;張青松;;晚清淮河流域匪患與治理——以捻黨為中心之探討[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段忠橋;;關于分配正義的三個問題——與姚大志教授商榷[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8 姚大志;;分配正義:從弱勢群體的觀點看[J];哲學研究;2011年03期
9 王麗娜;;光緒三十二年江皖水災與糧食危機研究[J];中州學刊;2010年05期
10 吳海濤;;元明清時期淮河流域人地關系的演變[J];安徽史學;201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宗新;吳宗越;;一部新史千秋歌——贊新書《淮河巨變》[J];治淮;1988年04期
2 沈祖潤;王禮貺;;江澤民總書記李鵬總理視察淮河災情關心淮河治理[J];治淮;1991年09期
3 劉季;悠悠淮河情──周恩來與淮河治理[J];江淮文史;1999年02期
4 孫鵬;;五十年禮贊——慶祝山東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建局50周年[J];山東水利;2013年12期
5 吳海濤;;近十年來淮河流域歷史研究述評[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7年05期
6 施立業(yè);劉長生;;建國初期(1949~1957)淮河流域水災救治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7 金立達;;守衛(wèi)淮河十二載——霍岱珊和“淮河衛(wèi)士”[J];社會與公益;2010年02期
8 莊宏忠;潘威;;清代淮河水報制度建立及運作研究[J];安徽史學;2013年02期
9 田學祥 ,沈祖潤;萬里李鵬在安徽——隨行散記[J];w蕓,
本文編號:9533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95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