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宣時期吉林旗人生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10:29
本文關鍵詞:光宣時期吉林旗人生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吉林作為滿族發(fā)祥重地,其行政管轄最初歸屬于八旗“旗系”系統(tǒng),設八旗駐防官兵,以將軍、副都統(tǒng)為首,鎮(zhèn)守吉林等處地方。吉林地區(qū)旗人包括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編旗設佐的新滿洲,,移駐來此屯墾的京旗,以及官莊壯丁、邊臺臺丁、驛站站丁等。主要居住在吉林、寧古塔、阿拉楚喀等駐防城。進入近代以來,吉林面臨著沙俄、日本等外國勢力的蠶食,同時又屢遭馬賊、土匪之患,可謂內憂外患,社會動蕩不安。光緒末年,吉林的行政管理體制發(fā)生了重大調整,最終完成了從旗系管理體制向民系管理體制(行省制)的轉變。 吉林地區(qū)駐防旗人出現生計問題要晚于關內各省,于同治年間突顯出來,在光宣朝日漸惡化。清政府向來將八旗視為國家的“根本”而加以“恩養(yǎng)”與優(yōu)待。面對旗人生計日漸窘迫的局面,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籌謀生計,竭力保障旗人生活水平。如通過蠲免租賦、賑濟天災,減輕旗人的負擔;通過增加旗人兵額,增加旗人食餉的機會;通過興辦實業(yè),開發(fā)吉林林業(yè)、礦產資源,發(fā)展近代工商業(yè),給旗人提供就業(yè)崗位,改善當地旗人生活;通過興辦教育,教授旗人謀生技能。 上述措施對緩解旗人的生計起了很大作用,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八旗生計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清廷始終堅持“首崇滿洲”的基本國策。這一基本國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旗人實施禁錮政策;一是對旗人實行“恩養(yǎng)”政策。八旗的禁錮政策,造成旗人不事生產勞動;而“恩養(yǎng)”政策使得旗人好逸惡勞。清廷為維持旗人的生計,不得不每年撥出大量銀兩,其效果也只是杯水車薪。八旗生計問題是清廷“首崇滿洲”基本國策所種下的惡果。 本文以光緒、宣統(tǒng)兩朝為時間斷限,以吉林地區(qū)駐防旗人生計為研究對象,探究這一時期吉林旗人生計進一步惡化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吉林旗人生計惡化的諸端表現,以及清廷與吉林當局為解決旗人生計采取的一系列籌謀生計的舉措,并就吉林旗人生計得不到根本解決的原因加以探析。
【關鍵詞】:光宣朝 吉林 旗人 生計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25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緒論7-15
- (一) 研究意義、目標與難點7
- (二) 檔案文獻概述7-8
- (三) 研究成果綜述8-13
- (四) 研究思路與方法13-15
- 一、 吉林旗人生計惡化的原因15-24
- (一) 政府財政入不敷出15-17
- (二) 行政體制變化的影響17-19
- (三) 賊匪橫行與動蕩的地方社會19-21
- (四) 列強入侵加劇旗人生計惡化21-24
- 二、 吉林旗人生計惡化的表現24-33
- (一) 清中葉以來的吉林旗人生計24-26
- (二) 光宣朝吉林旗人生計的惡化26-33
- 三、 解決旗人生計問題的措施33-42
- (一) 養(yǎng)贍、優(yōu)恤、蠲免、賑濟、恩賞旗人33-36
- (二) 優(yōu)先保障旗人兵額36-37
- (三) 遷旗實邊與撥地放荒37-38
- (四) 興辦實業(yè)鼓勵旗人謀生38-40
- (五) 興辦學堂傳授自立之道40-42
- 結語42-43
- 參考文獻43-49
- 致謝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靜;;試論雍正帝對東北地區(qū)“滿洲本習”的維護[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2 刁書仁;;略論清代東北旗界設置與管理[J];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Z1期
3 趙文鐸;;建國以來清代八旗土地制度研究綜述[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高強;;試論清廷封禁東北之根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烏廷玉;八旗土地制度的形成和奉天省旗地的發(fā)展[J];北方文物;1988年02期
6 刁書仁;略論乾隆朝京旗蘇拉的移駐[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7 康波;清末東北旗人的實業(yè)與生計初探[J];北方文物;2000年04期
8 張強;朱喜君;竇森;;略論清代中葉以后東北旗地制度的破壞[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9 杜家驥;;《他塔喇氏家譜》及其所反映的清代東北駐防旗人家族[J];東北史地;2006年03期
10 田志和;;論清代東北行政體制的改革[J];東北師大學報;1987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躍;清代東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光宣時期吉林旗人生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6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9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