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國際秩序觀的成因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3-25 19:50
在古代,東亞地區(qū)一直處在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夷秩序"體系之下,在"禮"的觀念中保持著和平有序的地區(qū)往來,形成朝貢冊封關(guān)系。日本與朝鮮有所不同,它與中國的往來主要體現(xiàn)在文化方面,在政治上卻始終保持著相對獨(dú)立的秩序觀。尤其步入近代以后,日本頻頻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華夷秩序",企圖在東亞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主要研究的是日本自1853年"黑船事件"被迫對外開放至1910年朝鮮完全被日本吞并這段時期的日本國際秩序觀,即效仿歐洲的對外擴(kuò)張,企圖控制整個東亞世界的野心。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近代日本國際秩序觀的概念
2 近代日本國際秩序觀的成因
2.1 文化原因
2.2 政治原因
2.3 歷史原因
3 對中國的影響
3.1 中國的“朝貢體系”開始動搖
3.2 中朝宗藩關(guān)系被打破
3.3 中國遭到日俄戰(zhàn)爭的破壞
本文編號:393879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近代日本國際秩序觀的概念
2 近代日本國際秩序觀的成因
2.1 文化原因
2.2 政治原因
2.3 歷史原因
3 對中國的影響
3.1 中國的“朝貢體系”開始動搖
3.2 中朝宗藩關(guān)系被打破
3.3 中國遭到日俄戰(zhàn)爭的破壞
本文編號:3938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93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