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朝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發(fā)布時間:2024-02-28 04:19
晚清80年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部外交史。史學界于晚清對歐美列強外交的研究全面而深入,于歐美小國外交的研究卻較少且不系統(tǒng)。本文擬對此作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并對一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思考。 19世紀四五十年代,清朝按照傳統(tǒng)的“天朝上國”“理藩”外交思想和交涉辦法,將歐美小國與列強“一視同仁”,將列強用戰(zhàn)爭手段從中國獲得的除割地賠款以外的特權,也拱手送給歐美小國,喪權辱國卻自以為得計,對瑞典挪威聯(lián)盟、比利時等歐洲小國的外交就是如此。 19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清朝對歐美小國的外交開始艱難地由“天朝上國”傳統(tǒng)外交向近代外交過渡。60年代,開始重視直接了解世界形勢,派斌椿等人“游歷”西方,派蒲安臣使團出訪包括歐美小國在內(nèi)的歐美有約各國;引進了國際法。從70年代起,逐漸產(chǎn)生了近代國家觀念;初步懂得了國家與民族的真正權益之所在,對歐美小國的外交已逐漸注重捍衛(wèi)近代意義上的國家權益。與秘魯、巴西據(jù)理力爭,簽訂了相對平等的條約,在保護華僑、限制領事的資格和領事裁判權等方面有力地捍衛(wèi)了國家權益。 甲午戰(zhàn)爭之后,清朝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到宣統(tǒng)朝時,清朝對...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鴉片戰(zhàn)爭后到總理衙門設立前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一) 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也喪權
1 、 對比利時的外交
2 、 對瑞典挪威聯(lián)盟的外交
(二) 陳腐的外交觀念
二、 總理衙門設立后到甲午戰(zhàn)爭前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一) 對歐美小國外交近代化的艱難起步
1 、 總理衙門的設立及其分股辦公
2 、 引進萬國公法
3 、 派人“游歷”、出訪有約小國
4 、 派遣公使、領事與保護華僑
5 、 對秘魯、巴西的外交
(二) 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仍不時喪權
1 、 對比利時的外交
2 、 對葡萄牙的妥協(xié)
3 、 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起步艱難的原因
三、 甲午戰(zhàn)爭后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一) 拒絕意大利租借三門灣的無理要求
(二) 圓滿答復巴西關于中國領海主權的提問
(三) 保護華僑利益
(四) 與丹麥在電訊方面的交涉
1 、 贖回吳淞旱線
2 、 互利的電訊借款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13466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鴉片戰(zhàn)爭后到總理衙門設立前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一) 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也喪權
1 、 對比利時的外交
2 、 對瑞典挪威聯(lián)盟的外交
(二) 陳腐的外交觀念
二、 總理衙門設立后到甲午戰(zhàn)爭前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一) 對歐美小國外交近代化的艱難起步
1 、 總理衙門的設立及其分股辦公
2 、 引進萬國公法
3 、 派人“游歷”、出訪有約小國
4 、 派遣公使、領事與保護華僑
5 、 對秘魯、巴西的外交
(二) 對歐美小國的外交仍不時喪權
1 、 對比利時的外交
2 、 對葡萄牙的妥協(xié)
3 、 對歐美小國外交的近代化起步艱難的原因
三、 甲午戰(zhàn)爭后對歐美小國的外交
(一) 拒絕意大利租借三門灣的無理要求
(二) 圓滿答復巴西關于中國領海主權的提問
(三) 保護華僑利益
(四) 與丹麥在電訊方面的交涉
1 、 贖回吳淞旱線
2 、 互利的電訊借款
結語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13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91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