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06:15
新民主主義文化從理論上講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所創(chuàng)立的“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從其實踐上主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的文化革命與文化建設,以及領導國統(tǒng)區(qū)左翼文化運動所進行的文化革命與文化建設。新民主主義文化以其救亡和啟蒙的雙重作用,服務于時代主題,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變革,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新民主主義文化已經找到了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的文化發(fā)展模式,它的內容和綱領體現(xiàn)的價值觀念、基本精神以及處理中西文化問題的科學方法,對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文化來說,都具有傳承性。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時期較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建設時期,文化建設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但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所強調的科學性、民族性、大眾性以及處理中西文化問題的科學方法等,今天看仍不過時。所以,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建設是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走向和價值觀念的源頭,也是中國文化現(xiàn)代化的基礎和出發(fā)點。正是由于新民主主義文化本身的重要性,研究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文化實踐的歷程,并從中總結出文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就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了。本文采取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思路,對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文化建設的...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9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從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到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必然
2.1 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歷史終結
2.1.1 "個人本位主義"的思想啟蒙
2.1.2 "平民主義"的思想啟蒙
2.2 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終結的歷史啟迪
2.2.1 民族主義思想啟蒙的啟迪
2.2.2 民主主義思想啟蒙的啟迪
2.2.3 科學思想啟蒙的啟迪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3.1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萌芽
3.1.1 馬克思主義由傳入到傳播的歷史轉折
3.1.2 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與激進知識分子的世界觀轉變
3.1.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闡述
3.1.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理論的萌芽
3.2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
3.2.1 明確提出黨對文化革命的領導權
3.2.2 必須進行無產階級領導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3.2.3 反對封建法西斯主義和反動的民族主義
3.2.4 文化革命要為"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服務
3.2.5 應當重視培養(yǎng)革命的知識分子
3.2.6 文學藝術作品必須大眾化、革命化
3.2.7 建立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3.3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成熟
3.3.1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性質
3.3.2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任務
3.3.3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綱領
3.3.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應當重視培養(yǎng)革命的知識分子
3.3.5 黨對文化革命和建設的領導原則與方法
3.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豐富與發(fā)展
3.4.1 掀起"馬克思主義文化高潮"
3.4.2 提高黨報黨刊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
3.4.3 正確認識知識分子的歷史性質和歷史地位
3.4.4 正確理解個性解放與階級解放、民族解放的關系
第四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建設的歷程與成就
4.1 堅持向工農大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普及科學文化知識
4.1.1 對工人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和識字教育
4.1.2 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目標和啟發(fā)工農大眾的民族階級覺悟
4.1.3 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和開創(chuàng)工農教育的新體制
4.1.4 全面抗戰(zhàn)的路線方針教育與群眾性的革命文藝活動
4.1.5 土地革命教育與反封建主義教育
4.2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批判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與動員工農大眾的統(tǒng)一
4.2.1 批判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是文化革命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
4.2.2 在民族解放斗爭中批判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
4.2.3 站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高度上看待批判繼承
4.2.4 批判繼承要切實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fā)
4.3 堅持提高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統(tǒng)一
4.3.1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
4.3.2 開展系統(tǒng)地成規(guī)模地紅軍教育與干部教育
4.3.3 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教育與延安整風運動
4.3.4 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實踐教育
4.4 堅持打破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反動同盟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統(tǒng)一
4.4.1 反基督教教會教育的斗爭
4.4.2 粉碎國民黨的反革命文化"圍剿"
4.4.3 關于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zhàn)
4.4.4 組織領導國統(tǒng)區(qū)的抗戰(zhàn)文化工作
4.4.5 組織領導國統(tǒng)區(qū)的反蔣反美的文化革命斗爭
4.5 堅持知識分子的歷史地位與思想改造的統(tǒng)一
4.5.1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近代知識分子的分化
4.5.2 創(chuàng)辦培養(yǎng)革命知識分子的大學
4.5.3 進行知識分子的思想整風運動
第五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
5.1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5.1.1 馬克思主義指明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和方向
5.1.2 從提高工農群眾的政治覺悟上來思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
5.2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chuàng)新
5.2.1 人民群眾物資利益的實現(xiàn)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出發(fā)點
5.2.2 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潛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落腳點
5.2.3 敢于突破前人過時的結論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關鍵一步
5.3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以實現(xiàn)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需要
5.3.1 人民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出發(fā)點
5.3.2 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落腳點
5.4 正確處理一元化與多樣性的關系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
5.5 堅持"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5.5.1 "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歷史內涵
5.5.2 正確認識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階級斗爭與人民素質能力提高的關系
5.6 堅持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要以發(fā)揮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造才能為準
5.6.1 從馬克思到列寧:"雇傭勞動者"與"特殊社會階層"兩難選擇
5.6.2 知識分子政策的一次歷史性轉變:從看階級出身到看政治態(tài)度
5.7 堅持"兩用"原則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367971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9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從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到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必然
2.1 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歷史終結
2.1.1 "個人本位主義"的思想啟蒙
2.1.2 "平民主義"的思想啟蒙
2.2 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終結的歷史啟迪
2.2.1 民族主義思想啟蒙的啟迪
2.2.2 民主主義思想啟蒙的啟迪
2.2.3 科學思想啟蒙的啟迪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3.1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萌芽
3.1.1 馬克思主義由傳入到傳播的歷史轉折
3.1.2 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與激進知識分子的世界觀轉變
3.1.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闡述
3.1.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理論的萌芽
3.2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
3.2.1 明確提出黨對文化革命的領導權
3.2.2 必須進行無產階級領導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3.2.3 反對封建法西斯主義和反動的民族主義
3.2.4 文化革命要為"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服務
3.2.5 應當重視培養(yǎng)革命的知識分子
3.2.6 文學藝術作品必須大眾化、革命化
3.2.7 建立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3.3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成熟
3.3.1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性質
3.3.2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任務
3.3.3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綱領
3.3.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應當重視培養(yǎng)革命的知識分子
3.3.5 黨對文化革命和建設的領導原則與方法
3.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豐富與發(fā)展
3.4.1 掀起"馬克思主義文化高潮"
3.4.2 提高黨報黨刊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
3.4.3 正確認識知識分子的歷史性質和歷史地位
3.4.4 正確理解個性解放與階級解放、民族解放的關系
第四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建設的歷程與成就
4.1 堅持向工農大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普及科學文化知識
4.1.1 對工人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和識字教育
4.1.2 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目標和啟發(fā)工農大眾的民族階級覺悟
4.1.3 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和開創(chuàng)工農教育的新體制
4.1.4 全面抗戰(zhàn)的路線方針教育與群眾性的革命文藝活動
4.1.5 土地革命教育與反封建主義教育
4.2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批判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與動員工農大眾的統(tǒng)一
4.2.1 批判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是文化革命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
4.2.2 在民族解放斗爭中批判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
4.2.3 站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高度上看待批判繼承
4.2.4 批判繼承要切實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fā)
4.3 堅持提高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統(tǒng)一
4.3.1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
4.3.2 開展系統(tǒng)地成規(guī)模地紅軍教育與干部教育
4.3.3 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教育與延安整風運動
4.3.4 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實踐教育
4.4 堅持打破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反動同盟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統(tǒng)一
4.4.1 反基督教教會教育的斗爭
4.4.2 粉碎國民黨的反革命文化"圍剿"
4.4.3 關于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zhàn)
4.4.4 組織領導國統(tǒng)區(qū)的抗戰(zhàn)文化工作
4.4.5 組織領導國統(tǒng)區(qū)的反蔣反美的文化革命斗爭
4.5 堅持知識分子的歷史地位與思想改造的統(tǒng)一
4.5.1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近代知識分子的分化
4.5.2 創(chuàng)辦培養(yǎng)革命知識分子的大學
4.5.3 進行知識分子的思想整風運動
第五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
5.1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5.1.1 馬克思主義指明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和方向
5.1.2 從提高工農群眾的政治覺悟上來思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
5.2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chuàng)新
5.2.1 人民群眾物資利益的實現(xiàn)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出發(fā)點
5.2.2 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潛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落腳點
5.2.3 敢于突破前人過時的結論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關鍵一步
5.3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以實現(xiàn)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需要
5.3.1 人民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出發(fā)點
5.3.2 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落腳點
5.4 正確處理一元化與多樣性的關系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
5.5 堅持"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5.5.1 "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歷史內涵
5.5.2 正確認識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階級斗爭與人民素質能力提高的關系
5.6 堅持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要以發(fā)揮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造才能為準
5.6.1 從馬克思到列寧:"雇傭勞動者"與"特殊社會階層"兩難選擇
5.6.2 知識分子政策的一次歷史性轉變:從看階級出身到看政治態(tài)度
5.7 堅持"兩用"原則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367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6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