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敦彥評傳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14:34
梁敦彥出身留美幼童,先后協(xié)助張之洞、袁世凱辦理洋務(wù),參贊外交。清末新政中升任外務(wù)部尚書,大力推動“中美德聯(lián)盟”的外交設(shè)想。辛亥以后,梁敦彥曾短暫地加入袁世凱政府,旋又參加1917年張勛復(fù)辟。梁敦彥在清末新政的外交風潮下升至高位,被譽為“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xué)生,晚年的梁敦彥及其他一批留美幼童選擇了回歸帝制,成為著名的遺老。其背后是試圖重建政治秩序的努力。通過研究梁敦彥的生平,可以分析在晚清政局流變過程中“新”與“舊”的轉(zhuǎn)移,具有深遠的意義。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梁敦彥簡介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第二章 留美幼童時期
第一節(jié) 梁敦彥的留美幼童生涯
第二節(jié) 小結(jié):留美幼童的精神世界
第三章 梁敦彥與張之洞幕府
第一節(jié) 梁敦彥與張之洞的洋務(wù)事業(yè)
第二節(jié) 梁敦彥在張之洞幕府時期的交游與生活
第三節(jié) 小結(jié):梁敦彥與幕僚職官化
第四章 梁敦彥的外交官生涯
第一節(jié) 津海關(guān)道時期梁敦彥的外交活動
第二節(jié) 外務(wù)部時期的梁敦彥與“中美德聯(lián)盟構(gòu)想”
第三節(jié) 小結(jié):袁世凱與留美幼童
第五章 結(jié)論:帝制的余響
第一節(jié) 梁敦彥與帝制
第二節(jié) 留美幼童的“保守”標簽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資本視野中的晚清留美幼童個案研究——以中國駐英公使劉玉麟為例[J]. 王穎麗. 人才資源開發(fā). 2016(20)
[2]中日“間島問題”和東三省“五案”的談判詳析[J]. 李花子. 史學(xué)集刊. 2016(05)
[3]中美文化沖突對清代留美幼童的影響[J]. 陳琳靜. 蘭臺世界. 2015(31)
[4]清末留美幼童與棒球運動[J]. 張寶強. 蘭臺世界. 2015(12)
[5]制度 人脈 個性——南昌教案交涉與晚清政治格局[J]. 楊雄威. 暨南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4(01)
[6]也說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廈門——為馬幼垣先生補充[J]. 戴海斌. 史林. 2013(06)
[7]晚清留美幼童教育的人文性探究[J]. 李棟,楊道宇. 現(xiàn)代教育科學(xué). 2013(08)
[8]攝政王載灃罷免袁世凱事件新論[J]. 李永勝. 歷史研究. 2013(02)
[9]新發(fā)現(xiàn)的陳蘭彬信函釋讀——留美幼童撤回事件之補證[J]. 李文杰. 史林. 2013(01)
[10]留美幼童在美生活狀況探析[J]. 操宇晴. 黑龍江史志. 2012(19)
博士論文
[1]晚清津海關(guān)道研究[D]. 譚春玲.華中師范大學(xué) 2012
本文編號:3303746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xué)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梁敦彥簡介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第二章 留美幼童時期
第一節(jié) 梁敦彥的留美幼童生涯
第二節(jié) 小結(jié):留美幼童的精神世界
第三章 梁敦彥與張之洞幕府
第一節(jié) 梁敦彥與張之洞的洋務(wù)事業(yè)
第二節(jié) 梁敦彥在張之洞幕府時期的交游與生活
第三節(jié) 小結(jié):梁敦彥與幕僚職官化
第四章 梁敦彥的外交官生涯
第一節(jié) 津海關(guān)道時期梁敦彥的外交活動
第二節(jié) 外務(wù)部時期的梁敦彥與“中美德聯(lián)盟構(gòu)想”
第三節(jié) 小結(jié):袁世凱與留美幼童
第五章 結(jié)論:帝制的余響
第一節(jié) 梁敦彥與帝制
第二節(jié) 留美幼童的“保守”標簽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資本視野中的晚清留美幼童個案研究——以中國駐英公使劉玉麟為例[J]. 王穎麗. 人才資源開發(fā). 2016(20)
[2]中日“間島問題”和東三省“五案”的談判詳析[J]. 李花子. 史學(xué)集刊. 2016(05)
[3]中美文化沖突對清代留美幼童的影響[J]. 陳琳靜. 蘭臺世界. 2015(31)
[4]清末留美幼童與棒球運動[J]. 張寶強. 蘭臺世界. 2015(12)
[5]制度 人脈 個性——南昌教案交涉與晚清政治格局[J]. 楊雄威. 暨南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4(01)
[6]也說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廈門——為馬幼垣先生補充[J]. 戴海斌. 史林. 2013(06)
[7]晚清留美幼童教育的人文性探究[J]. 李棟,楊道宇. 現(xiàn)代教育科學(xué). 2013(08)
[8]攝政王載灃罷免袁世凱事件新論[J]. 李永勝. 歷史研究. 2013(02)
[9]新發(fā)現(xiàn)的陳蘭彬信函釋讀——留美幼童撤回事件之補證[J]. 李文杰. 史林. 2013(01)
[10]留美幼童在美生活狀況探析[J]. 操宇晴. 黑龍江史志. 2012(19)
博士論文
[1]晚清津海關(guān)道研究[D]. 譚春玲.華中師范大學(xué) 2012
本文編號:33037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0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