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史觀與西人對早期中國近代史的論述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10:44
關于中國近代史的論述最初是由西人進行的。1830年代,西人中的對華激進派通過對清朝排外政策及其弊害的強調,為武力侵華政策提供正當性證明,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早期中西關系史的建構。西人這種政策論辯還導向對國際法與自然法、中西文明地位與價值的論述,同時鴉片問題也觸及道德層面的思考,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西人對鴉片戰(zhàn)爭及其意義的闡釋。與此相聯(lián)系,他們將相關論述延伸到對清代社會形態(tài)與中國歷史分期等問題的討論,并以進步史觀為依托,形成對中國歷史未來走向的認識,中國近代早期以清朝"自強新政"為中心的變動在此種觀念背景下得到評論與書寫。上述論點與史觀在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逐漸沉淀為具有較長遠影響的早期中國近代史體系。
【文章來源】:近代史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4 頁
【文章目錄】:
一、 背景:“自由交往”與1840年前的中西關系論辯
二、 從歷史尋求“正義”
三、 國際法、“文野”話語與鴉片戰(zhàn)爭史詮釋
四、 進步史觀下的近代中國早期變動
余論
本文編號:3230908
【文章來源】:近代史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4 頁
【文章目錄】:
一、 背景:“自由交往”與1840年前的中西關系論辯
二、 從歷史尋求“正義”
三、 國際法、“文野”話語與鴉片戰(zhàn)爭史詮釋
四、 進步史觀下的近代中國早期變動
余論
本文編號:3230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23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