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6 18:14
本文關(guān)鍵詞: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清朝末年,在經(jīng)歷了政治、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洗禮之后,公民教育在中國開始嶄露頭角,并在民國前期得到了發(fā)展。我國中小學的公民教育,始于1902年修身科的設(shè)置,1922年壬戌學制創(chuàng)立后,正式更名為公民科。公民教育的興起承載了太多人們的期望,至此國民走上尋求權(quán)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的平衡木,對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公民教育在中國興起之初的實施情況,更有助于我們以史為鑒,繼往開來。 本文基于現(xiàn)有歷史資料,借助于教育學、統(tǒng)計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以清末公民教育為背景,從不同角度對民國前期中小學的公民教育加以綜合描述和分析,以期能夠全面展現(xiàn)當時中小學公民教育的開展情況。論文分四部分對民國前期的公民教育進行探析。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中國古代的臣民教育及其近代向公民教育的轉(zhuǎn)變,對民國前期公民教育的開展進行溯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別探討了民國初年和壬戌學制后的中小學公民教育,是本文的重點;第四部分論述了對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評價及啟示。 1902年的壬寅學制規(guī)定中學堂設(shè)修身科,該科在1903年癸卯學制制定后得以執(zhí)行。小學修身科以“古人之嘉言懿行”養(yǎng)成兒童之德性,中學修身科以《五種遺規(guī)》“堅其敦尚倫常之心”,“鼓其奮發(fā)有為之氣”,“尤當示以一身與家族朋友類國家世界之關(guān)系”。修身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認同。1909年,修身科的內(nèi)容改為教授道德要義和國民教育要義,與此同時,出現(xiàn)了一批具有近代意義的修身教科書。 民國初年,隨著西方教育思想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和知識分子的推波助瀾,修身科繼續(xù)發(fā)展,但教育宗旨、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以及教科書都與清末有很大的不同。小學修身科以培養(yǎng)國民道德及教授生活常識和技能為宗旨,教授道德要旨和民國法制大義及公民常識。中學修身科則重在“完具國民之品格”,主要教授道德要領(lǐng),對國家社會家族之責任,倫理學大要等等。 由于師資的缺乏、基本國情的變化以及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公民科在壬戌學制后取代了修身科。中小學的公民科無論在教育宗旨、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上,還是在教科書的編撰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一時期中小學的公民教育還增加了對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只是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道德教育仍然居于核心地位。通過對修身科和公民科的比較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一時期公民科的進步性。 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開展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處,對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整體把握對今天公民教育的實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公民教育 民國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631;K258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導論10-20
- (一) 選題的意義、價值與作用10
- (二) 學術(shù)史綜述10-16
- (三) 學術(shù)要點16-17
- (四) 相關(guān)界定17-20
- 一、中國古代的臣民教育及其近代向公民教育的轉(zhuǎn)變20-32
- (一) 中國古代的臣民教育21-23
- (二) 清末公民教育的興起23-30
- 小結(jié)30-32
- 二、民國初年中小學的公民教育(1912-1921年)32-51
- (一) 背景32-35
- (二) 公民教育政策35-36
- (三) 教學宗旨36-37
- (四) 課程設(shè)置37-38
- (五) 教學內(nèi)容38-41
- (六) 教學方法41-42
- (七) 修身科老師42
- (八) 修身教科書42-44
- (九) 個案研究——基于修身課堂的分析44-48
- (十) 清末、民初的修身科比較研究48-49
- 小結(jié)49-51
- 三、壬戌學制后中小學的公民教育(1922-1927年)51-69
- (一) 公民科對修身科的取而代之51-53
- (二) 教育宗旨53-57
- (三) 課程設(shè)置57-58
- (四) 教學內(nèi)容58-60
- (五) 教學方法60-62
- (六) 公民科老師62
- (七) 公民科教科書62-64
- (八) 個案研究——有關(guān)公民教育的調(diào)查64-66
- (九) 壬戌學制前的修身科與壬戌學制后的公民科之比較66-67
- 小結(jié)67-69
- 四、對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評價及其啟示69-77
- (一) 對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評價69-74
- (二) 民國前期中小學公民教育的啟示74-77
- 參考文獻77-83
- 后記83-84
- 在讀期間學術(shù)成果84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華;中國公民教育的誕生—課程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齊秀華;公民教育視野下品社科課程實施現(xiàn)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Z,
本文編號:3113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1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