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日據(jù)時期臺灣共產黨之研究(1928-1932年)

發(fā)布時間:2020-07-14 11:21
【摘要】: 本文力圖以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的《臺灣社會運動史》歷史檔案資料為依托,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采用歷史研究方法和文獻分析方法,對日據(jù)時期的臺灣共產黨作一研究。全文共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該部分闡述了選題的緣由與選題的意義;研究現(xiàn)狀;研究所使用的資料、研究方法與思路;研究目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第二部分,闡述了臺共誕生的歷史背景。臺共的誕生與臺灣的內部環(huán)境、外部環(huán)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以內部環(huán)境來說,日本在臺灣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臺灣日漸發(fā)展的民族運動;就外部環(huán)境來講,共產國際的東方戰(zhàn)略,日本、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相繼興起。 第三部分,探討臺共成立的來龍去脈。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展,共產國際對殖民地無產階級政黨組織的建立,也給予重視與支持。1928年4月15日,在共產國際、日共、中共指導和幫助下,林木順、謝雪紅、翁澤生聯(lián)絡在大陸、臺灣和日本的臺籍共產黨員,在上海共同創(chuàng)立臺灣共產黨。 第四部分,論述臺共政治大綱中的“臺灣民族”、“臺灣獨立”等焦點問題。1928年臺共綱領中的“臺灣民族論”是日共忽視了臺灣的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列寧的民族殖民地理論的產物。臺共政治綱領中的“臺灣獨立”的真實內涵是指臺灣擺脫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的“獨立”,并非要從祖國、從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獨立”出去,希望借此先自我解放,然后,待中共在大陸的革命取得勝利后,再回歸祖國。 第五部分,探討臺共覆滅的原因。共產國際“第三時期”理論與臺共“左”傾錯誤、日警的鎮(zhèn)壓、臺共黨員自身的不成熟都是導致其滅亡的重要原因。 第六部分,探討臺共與日共、中共、共產國際的關系。臺共在成立時,是作為日共的一個民族支部,在組織上屬于日共,然而,后來由于日共黨組織屢遭日本政府的破壞,臺共和日共的關系中斷,所以臺共更多地是在共產國際東方局和中共指導下開展活動的。 第七部分,探討臺共對臺灣社會運動的影響。臺灣的農民組合、文化協(xié)會和工會在臺共的領導下和組織下,一度掀起了臺灣民族革命運動的高潮,給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擊,在近代臺灣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235;K2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奎松;;共產國際與中共的真實關系[J];共產黨員;2011年14期

2 基斯·杰弗里;宗端華;廖國強;;德格拉夫:游走于共產國際和軍情六處的雙料間諜[J];愛情婚姻家庭(風云人物);2011年08期

3 劉清敏;于洋;;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訪近現(xiàn)代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楊奎松[J];大連干部學刊;2011年06期

4 楊奎松;;毛澤東是怎樣被共產國際發(fā)現(xiàn)的[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2011年07期

5 楊奎松;;王明上臺記[J];領導文萃;2011年13期

6 劉華清;;黨在新中國誕生前的對外交往[J];湘潮(上半月);2011年07期

7 方寧;;馬林、尼克爾斯基與中共一大新探[J];福建黨史月刊;2011年09期

8 逯亞萍;;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共產國際對中共土地政策的影響[J];傳承;2011年20期

9 高芳;;陳獨秀與共產國際關系的研究[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10 劉小花;;中共創(chuàng)建時期的經費來源情況考察[J];紅廣角;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觀泉;;從西湖會議到八七會議——一個研習提綱[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9年

2 王關興;;第三國際三次整批瞿秋白的原因[A];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105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王觀泉;;從西湖會議到八七會議——一個研習提綱[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8年

4 陳偉平;;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浙江省暨華東六省一市黨史系統(tǒng)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5 梁化奎;;瞿秋白出席共產國際“三大”的身份考[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9年

6 梁化奎;;瞿秋白出席共產國際“三大”的身份考[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8年

7 張秋實;;瞿秋白為何會被共產國際由重用到逐出中央領導機構[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斯特拉霍夫;;我們關于中國蘇區(qū)農民土地問題和經濟政策的補充意見 斯特拉霍夫給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東方部的信[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四輯)[C];2010年

9 張壽春;;強加給瞿秋白的“調和主義”帽子理應摘除[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四輯)[C];2010年

10 林家有;;共產國際與吳佩孚和孫中山——從共產國際在中國的初期活動看其蘇俄民族主義情結[A];“孫中山北伐與梧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聞一;共產國際[N];學習時報;2009年

2 李衛(wèi)紅 徐元宮;共產國際為什么支持毛澤東為中共領袖[N];學習時報;2011年

3 楊奎松;揭秘: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真實關系[N];北京日報;2011年

4 И.Н.索特尼克娃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主義組織的創(chuàng)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薛明 馬曉雪;楊松:從吉東地區(qū)到共產國際[N];哈爾濱日報;2011年

6 ;揭秘共產國際與我黨的真實關系[N];濟南日報;2011年

7 深圳報業(yè)集團駐京記者 莊宇輝;重新認識中共與共產國際關系[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8 中央黨史研究室 王繼凱;聚焦:共產國際研究中的熱點問題[N];北京日報;2010年

9 劉宋斌;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N];光明日報;2011年

10 深圳特區(qū)報特派記者 綦偉;“中國人的事要自己干”[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華;共產國際東方戰(zhàn)略與中國國民革命[D];吉林大學;2010年

2 宋幫強;日據(jù)時期臺灣共產黨之研究(1928-1932年)[D];廈門大學;2009年

3 張玲;1926—1935年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政策及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向東;中共“一大”至“五大”黨員隊伍發(fā)展壯大的歷史考察[D];鄭州大學;2012年

5 金富軍;中共早期反帝理論與策略研究(1921-1925)[D];清華大學;2005年

6 劉疆;為何星火難以燎原[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徐方平;蔡和森與《向導》周報[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耿顯家;共產國際與中國蘇維埃政權建設[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王占仁;共產國際、聯(lián)共(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1919-1943)[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靳呈偉;拉美共產黨的理論、政策與組織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莉;日據(jù)時期的臺灣共產黨[D];廈門大學;2009年

2 李冬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涵;1921-1927年共產國際對國民黨性質判定述論[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4 王志;蘇聯(lián)、共產國際與北伐戰(zhàn)爭(1926-1927)[D];天津大學;2011年

5 李志玲;論黨的創(chuàng)立時期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6 劉佳妮;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對資產階級的政策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7 歐麗娜;從福建事變之應對看共產國際與中共統(tǒng)戰(zhàn)政策之變化[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趙莎莎;蘇俄、共產國際與《新青年》關系探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9 王強;大革命后期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指導路線[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姜懷忠;共產國際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論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549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7549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2e4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