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難民問題及難民救濟初探(1945-1949)
發(fā)布時間:2020-06-30 15:43
【摘要】:難民是一弱勢群體。1945年至1949年,河北省難民眾多。本文以此為研究對象,在對大量的檔案和報刊等資料的爬梳的基礎上,從社會史的角度,分析了河北省難民問題的基本概況,論述了河北省國民黨政權和共產黨政權的救濟難民行政及其成效,比較了兩種政權救濟難民存在的差異性。 全文分四部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河北省難民的基本狀況。難民主要是由戰(zhàn)爭、災荒、苛政和征兵引起的;其具有群體性、流動性、無助性和時代性等內在、外在特征;同時,這一時期的難民問題,政治性和人道性交織在一起,造成了難民問題的復雜性。 第二部分主要論述了河北省國民黨政權的難民救濟情況。河北省政府制定了一整套難民救濟的政策,也設立了難民救濟的機構,采取了難民救濟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河北省政府在救濟難民的過程中制度層面與實踐層面相脫節(jié),中央救濟與地方救濟不協調,政府救濟與民間救濟缺乏良性互動?偟膩碚f,河北省政府的難民救濟是失敗的。 第三部分主要闡述了河北省共產黨政權的難民救濟情況。首先,解放區(qū)政府十分重視還鄉(xiāng)難民,制定了難民還鄉(xiāng)政策;其次,對難民進行了精神和物質全面的救濟。再次,解放區(qū)政府的難民救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難民得到了適當的安置,解決了溫飽問題,沒有成為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負擔。要而言之,解放區(qū)政府的難民救濟是成功的。 第四部分主要比較了兩種政權進行難民救濟的差異性。國民 黨政權和共產黨政權在救濟的方式、取得的效果、產生的影響等 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 產生思考與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266
本文編號:2735498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266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領波;;解放戰(zhàn)爭時期河北省國統區(qū)難民構成分析[J];消費導刊;2008年12期
2 高中華;孫新;;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社會救濟史研究綜述[J];寧夏黨校學報;2010年06期
3 陳新梅;吳達德;;建國初期城市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研究綜述[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2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棟劍;戰(zhàn)后武漢社會救濟事業(yè)研究(1945-1949年)[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輝;解放戰(zhàn)爭時期石家莊地區(qū)的還鄉(xiāng)團與反還鄉(xiāng)團斗爭[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領波;1945-1949年河北省國統區(qū)難民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楊達毅;民國時期廣西災荒與民間救濟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智偉;戰(zhàn)后上海難童教養(yǎng)問題研究(1945-1949)[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354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73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