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浙江鴉片問題研究
【圖文】:
1 近代浙江鴉片問題的背景1.1 中國鴉片問題之由來鴉片(0pium),俗稱大煙、煙土,又名阿芙蓉、合浦融、阿片、亞榮等,是從罌粟汁液中提煉出來的。罌粟(Papaver somniferum),又稱罌子粟、米囊、波畢、藕賓,為兩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似罌,籽粒似粟,花開艷麗。一般在九月播種,秋天發(fā)芽,越冬生長,次年夏季開花,秋天結實。在亞熱帶地區(qū)一年四季均可播種。罌粟是一種美麗的植物,花有紅、黃、紫、白、粉紅各種顏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由于罌粟在近代中國主要是用來制造鴉片,所以人們又往往習慣把罌粟也稱作“鴉片”。為了行文方便,本文在以下論述中對此不再作嚴格區(qū)分。
所以人們又往往習慣把罌粟也稱作“鴉片”。為了行文方便,本文在以下論述中對此不再作嚴格區(qū)分。圖 1.1 罌粟花(遠照) 圖1.2 罌粟花(近照)鴉片分為生熟兩種。生鴉片系由罌粟花子房內(nèi)取出之汁漿自然凝結而成,一般,一個罌粟頭上只能得到半克鴉片,因此,500 克鴉片大約需要1000 個罌粟果。生鴉片一般為褐色塊狀。因氣候、土壤條件的不同,,有的則呈黑色。生鴉片具有強烈的、令人作嘔的氣味,類似氨或發(fā)酵的尿味,味極苦。一般不能直接吸食,需進一步加工為熟鴉片才能使用。熟鴉片又叫煙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129;K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銘;近代浙江湖絲的對外貿(mào)易[J];古今農(nóng)業(yè);1995年02期
2 許發(fā)祥;趙書剛;;近代浙江潯商興衰新探[J];貴州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3 姚玉明;略論近代浙江絲織業(yè)生產(chǎn)的演變及其特點[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87年04期
4 王列輝;;近代寧波港腹地的變遷[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8年01期
5 王邦敏;洞頭三盤近代海蜇行的歷史和現(xiàn)狀[J];東方博物;2005年02期
6 陶德臣;近代浙江茶業(yè)述論[J];古今農(nóng)業(yè);2000年01期
7 陳紅民;;“以人為本”書寫行業(yè)史的新成果——《新式交通與社會變遷:以民國浙江為中心》評介[J];民國檔案;2008年03期
8 尹鐵;;近代浙商與浙江文化事業(yè)[J];東方博物;2007年03期
9 潘國旗;;近代浙江省公債的發(fā)行及啟示[J];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10 尹鐵;;論近代浙商的企業(yè)管理思想和經(jīng)營理念[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賈克佳;;試論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jù)地的特貨[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七輯)[C];2006年
2 鐘巖;閆大勇;張鳳岐;;禁毒法令和法規(guī)頒布的歷史初探[A];首屆全國毒品檢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7年
3 王宏斌;;中國近代禁毒史研究的新視野[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陳洋;陳娜;;鴉片戰(zhàn)爭前福建的鴉片走私[A];廈門博物館建館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5 刈間文俊;;歷史英雄的“困境”與“解脫”,從“林則徐”談起[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棟;萬國禁煙會全球禁毒開端[N];文匯報;2009年
2 松浦章 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楊蕾/編譯;近代浙江溫州與臺灣的航運關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 熊月之;全球禁毒自中國始[N];文匯報;2009年
4 謝其章;《世界》畫報 價值幾何[N];光明日報;2005年
5 丁學志;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N];中國文物報;2010年
6 連心豪;日本對臺鴉片專賣及其禍害[N];光明日報;2001年
7 張曉暉;學習秋菊 去國際打官司[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馬軍杰;“朱家尖”號仿古木帆船“揚帆中華”啟航[N];江南游報;2005年
9 江蘇省泰州中學 陳露露;淺談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10 新華社記者 鄭黎 朱立毅 張樂;吾欲跨虹抵滬,海變通途[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慧英;近代浙江鴉片問題研究[D];寧波大學;2009年
2 張杰;山西交城大煙種植與農(nóng)村經(jīng)濟概況研究(1947-1949)[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羅海兵;近代湖南鴉片問題及其治理[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閆云麗;尼克松政府時期土美之間的鴉片問題[D];西北大學;2008年
5 陸吉康;近代廣西鴉片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延華;近代浙江私立學校[D];浙江大學;2002年
7 蘇兆春;民國時期甘寧地區(qū)的鴉片問題研究[D];北方民族大學;2009年
8 張小平;清末民初新教傳教士與中國鴉片問題(1860年—1912年以長江以南為中心)[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李強;民國時期西北民族地區(qū)災荒引發(fā)的社會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10 孟曉虎;日本占領期間晉北地區(qū)鴉片問題的調(diào)查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887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8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