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義和團運動前后英國在華外交政策的轉變
發(fā)布時間:2020-05-10 18:56
【摘要】:英國歷史上被視為是一個奉行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的典型國家,這種建立在充分自信基礎上的“孤立”,保證了英國集中力量開拓海外殖民地,建立起遼闊的帝國。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后,英國通過不平等條約的特權和海關控制權在華建立了優(yōu)勢地位,左右著中國的政局,影響著中國的國際關系。 十九世紀末,英國步入了相對衰落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在華的優(yōu)勢地位受到了西方其他國家的挑戰(zhàn)。1900—1901年的遠東危機進一步惡化了英國的處境,有關中國問題的解決,主要依據俄、法、德三國的利益。在俄國加緊向中國北方擴張和俄、法、德三國聯手的情況下,英國為保全在華利益,惟一途徑就是尋求盟國。遠東危機最終推動了英國與日本結盟,標志著“光輝孤立”結束。 英國在華外交政策的轉變,表面上是為了維護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遠東全局的和平以及各國在華商工業(yè)機會均等,實質上是為了維護英國在華的特殊地位和優(yōu)越權益,對抗俄國在東北亞勢力的迅速膨脹和經濟權益的獨占。孤立與結盟、“保全”與瓜分,只是手段與方式之差異,卻并不改變侵略中國的實質。英國對華政策是現實的,并且也是靈活的,其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實現對中國的掠奪和控制。 本文主要著眼于義和團運動前后這一歷史時期列強在華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分析英國外交政策由其傳統(tǒng)的孤立主義逐步走向結盟政治這一外交政策的轉變。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256.7
本文編號:2657744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256.7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淑慶;國家、地方與社會[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577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5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