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五四運動:浪漫主義的中國之旅

發(fā)布時間:2021-04-19 19:19
  在中國思想史上,五四是一個歷久而彌新的課題。它在思想史系譜中的恒久魅力與意義在于,處于中西文化激蕩的歷史機緣之下,五四不僅突破了兩千年儒教中國的思想傳統(tǒng),而且濃縮了歐洲幾百年的現(xiàn)代思想史。因此,五四時期中國思想界的最大特點是多元性、多維性和多面相。西方思想史尤其是現(xiàn)代思想史中呈歷時態(tài)出現(xiàn)的各種思潮和流派,都以共時態(tài)為特點呈現(xiàn)于中國。這段狂飆突進、峰回路轉(zhuǎn)的思想歷程,為中國思想史所罕見。也許,只有古典“軸心時代”之先秦,方可與這一“轉(zhuǎn)型時代”交相輝映。 五四思想史發(fā)展的外源取向,為我們尋求一種宏觀的比較的視角以檢視其總體思想特質(zhì)提供了可能。作為這一時代思想文化發(fā)展標識的五四運動具備的啟蒙面相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以為它還具備另外一個面相,即浪漫主義。這包括兩個維度:一是總體的時代精神,二是具體的思想傾向。在這兩個維度上考察,五四均類似于18世紀末至19世紀前期緊承啟蒙運動而來席卷整個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換句話說,五四運動在某種程度上可被看作是歐洲浪漫主義的中國之旅。以浪漫主義釋五四,是我這篇論文的觀察視角和寫作意圖。 浪漫主義本身有一個特點,即其語義的廣泛性和不確定性。從浪漫主義在歐洲的起源及其歷史行程看,作為思想史視野中的浪漫主義,至少具備這樣三個核心元素:一是推崇情感的主體性,二是反抗束縛的叛逆性,三是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性。以此檢視五四,恰能從人生觀、文化觀和政治觀中找到鮮明例證。在人生觀上,五四提倡個人主義、情感主義和女性主義,這是浪漫主義推崇情感和張揚人之主體性的表現(xiàn);在文化觀上,五四提倡破除權(quán)威和偶像,以文學革命和“打倒孔家店”動搖和瓦解傳統(tǒng)道德倫理體系,主張在傳統(tǒng)的廢墟上取借西方思想資源建立起新文明之大廈,這是浪漫主義反抗束縛富于叛逆性的表現(xiàn);在政治觀上,五四學運的洶涌澎湃,強權(quán)世界中的公理訴求,無政府主義的烏托邦幻想,無不是浪漫主義超越現(xiàn)實高揚主觀理想的表現(xiàn)。 五四浪漫主義作為歐洲浪漫主義的東方回響,與其說是一種歷史巧合,毋寧說是人類文明演進的常態(tài)或合乎邏輯的必然歸趨。現(xiàn)代性語境中人之意義與價值的探求之路是首先借重啟蒙運動確立理性的位置,再經(jīng)由浪漫主義運動打開情感的通道(這一過程在五四表現(xiàn)為合二而一)。理性與情感的雙向定位才能成就人的現(xiàn)代化。但浪漫主義的意義僅止于此,離開這一基點進入文化領(lǐng)域或政治領(lǐng)域,便沒有多少價值了。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61.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浪漫主義溯源
    第一節(jié) 浪漫主義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jié) 浪漫主義的邏輯內(nèi)涵
    第三節(jié) 五四:中國的浪漫主義
第二章 浪漫主義與五四人生觀
    第一節(jié) 個性主義的興起
    第二節(jié) 情感主義的泛濫
    第三節(jié) 女性主義的倡揚
第三章 浪漫主義與五四文化觀
    第一節(jié) 德性倫理的消解
    第二節(jié) 綱常禮教的解紐
    第三節(jié) 再造文明的奠基石
第四章 浪漫主義與五四政治觀
    第一節(jié) 強權(quán)世界的公理訴求
    第二節(jié) 五四學運的歷史回眸
    第三節(jié) 無政府主義與好政府主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繼春;;王盡美在五四運動中[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79年03期

2 趙蘭亮,于澎;五四運動中上海的山東同鄉(xiāng)團體[J];學術(shù)月刊;1998年12期

3 馮琳!教育部;“五四精神與20世紀中國歷史道路”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高校理論戰(zhàn)線;1999年05期

4 劉桂林;五四運動在山東[J];發(fā)展論壇;1999年04期

5 戴焰軍;從提倡民主到依法治國——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J];科學社會主義;1999年02期

6 曹選玉;山東問題的由來與五四運動的爆發(fā)——紀念五四運動80周年[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7 張鳴;;兩個人日記里的“五四”[J];時代教育(先鋒國家歷史);2007年24期

8 楊林香;;近期關(guān)于五四精神的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年06期

9 黃懷東;;準確把握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間的關(guān)系——一道歷史選擇題引起的教學反思[J];新課程學習(學術(shù)教育);2009年05期

10 解璽璋;;梁啟超與五四運動[J];全國新書目;2010年0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鋮;構(gòu)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學;2012年

2 張繼云;西方浪漫主義的演進邏輯[D];遼寧大學;2012年

3 朱宏偉;走向革命的浪漫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靜;雪萊在中國(1905-1937)[D];復旦大學;2012年

5 張艷;五四運動闡釋史研究(1919-1949)[D];浙江大學;2005年

6 夏光武;黑塞作品在美國的接受與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管雪蓮;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古典主義思潮[D];廈門大學;2007年

8 李正義;詩意的延續(xù):從浪漫主義到共產(chǎn)主義[D];山東大學;2010年

9 張帆;克里斯塔·沃爾夫?qū)寺髁x女性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陳亞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起源語境[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解正勛;五四運動:浪漫主義的中國之旅[D];安徽大學;2007年

2 雷澤兵;感傷的行旅[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謝麗霞;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繪畫[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4 曹眾;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于進;艱難地泅渡[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徐立峰;德拉克洛瓦與安格爾繪畫爭鳴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曉園;論W.H.奧登與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合”與“分”[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8 秦旭;論華茲華斯浪漫主義情感美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戴琦;論歌劇《埃爾納尼》中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色[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10 潘羽輝;轉(zhuǎn)向哪兒?[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381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381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b52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