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諾節(jié)略與中法戰(zhàn)爭兩個階段的轉(zhuǎn)變——從《泰晤士報》的一篇報道說起
發(fā)布時間:2019-08-27 12:11
【摘要】:1884年7月28日倫敦《泰晤士報》刊登一篇發(fā)自天津的報道,第一次提出福祿諾節(jié)略涂抹說。福祿諾節(jié)略是法國執(zhí)行李、!短旖蚝喢鳁l約》的路線圖,福祿諾提交李鴻章,李沒有報告北京中央政府。他獨自承擔起應對之責,他的應對措施沒有發(fā)生作用。法國強力實施路線圖,向諒山進軍,在北黎與中國駐軍發(fā)生沖突。法國就此向清政府嚴重抗議,要中國賠償、撤軍,所欲不遂,武力相對,在臺灣又挑起戰(zhàn)爭。李鴻章"彌縫前事,不肯任咎",對福祿諾節(jié)略進行涂抹,并蒙蔽英報記者,使其報道宣揚出去。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類號】:K256.2
本文編號:2529759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類號】:K25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壯強;《中法簡明和約》與觀音橋之戰(zhàn)[J];學術論壇;1998年02期
2 朱亞鵬;論北黎事件的真相和責任[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3 韓琴;;陳季同與諒山事變責任交涉期間的一個細節(jié)[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5期
4 朱亞鵬;李、福天津協(xié)議的由來、實質(zhì)和影響[J];廣西社會科學;1998年05期
5 ;[J];;年期
,本文編號:2529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52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