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清末保路運動中的上海與成都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modern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ities is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and the people's change has also taken on an unprecedented pattern.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Baolu movement presented a typical historical image of "Tongshan East collapse, Luo Zhong Xiying". It lies between Shanghai, the largest city in China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and Chengdu,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in southwest China, which is in the hinterland of inland China. It deduces a book of two cities, from economy to politics, from elite to people, from patriotic movement to civil war, from resisting the Qing Dynasty to stepping into the republic, and turning into two cities to promote each other step by wav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分類號】:K257.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何平立;論近代上海報刊之社會歷史作用[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春梅,王邦翠;立憲派與清廷決裂時間辨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2 湯奇學,龔來國;汪康年與梁啟超關系變化與《時務報》興衰[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3 張曉麗;;論晚清西學書目與近代科技傳播[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王康;;輿論傳播與五四學生運動——以五四時期《京報》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馬勇;;新知識背后:以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建為中心的探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方國武;;試析晚清文化傳播的兩種模式[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張昭君;儒學與梁啟超文化思想的演進[J];安徽史學;2001年01期
8 鄭忠;試論近代長江下游城市經(jīng)濟功能結(jié)構(gòu)的變遷[J];安徽史學;2002年01期
9 程kW,姜繼為;知識分子參政模式的重塑——梁啟超對民初知識分子參政影響管窺[J];安徽史學;2003年01期
10 劉勁松;第一屆國會選舉再論[J];安徽史學;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鋼;;書院傳統(tǒng)及其現(xiàn)代精神[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zhuǎn)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田明;;“客郵”、“客卿”與郵權(quán)——兼論中國近代政治的歷史境遇[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3 狹間直樹;;歷史家和其所寫的傳記——關于梁撰兩種〈譚嗣同傳〉及其它[A];北京論壇(2005)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視野中亞洲的機遇與發(fā)展:“歷史變化:實際的、被表現(xiàn)的和想象的”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4 Tomoko Shiroyama;;1929年大蕭條中的中國:歷史視角中的經(jīng)濟全球化(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與轉(zhuǎn)機——對現(xiàn)實問題的歷史反思”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5 黃升任;張謙;;論黃遵憲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楊齊福;;清末民初新教育發(fā)展缺失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何玲;;1903年汴城會試論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楊茂慶;;福建船政學堂赴歐留學生的貢獻及其經(jīng)驗教訓[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9 高黎平;;晚清在閩美國傳教士西學翻譯的興與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王曉雨;;“自由”一語探源——近代中日翻譯互動之一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24872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48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