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與舊家庭——以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青年》上的相關(guān)討論為中心
[Abstract]:In modern history, "new youth" is a concept with the smell of "May 4th Movement", because it is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at pushes the group of young students to the head of history and makes it a social and political forc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Based on the shaping of the youth group by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New Youth"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qualities-for example, a considerable level of knowledge, acceptance of new cultural values, recognition of the forces of social progress, and opposition to conservative forces. Strong criticism and intransigence. And then different forces came to dominat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
【分類號(hào)】:D432.6;K27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啟元 ,焦永萍 ,曲星;1953——1963:《中國青年》的回憶——邢方群訪談錄[J];黨史文匯;2005年11期
2 陳青嬌;;任弼時(shí)與《中國青年》[J];黨史文苑;2008年16期
3 孫興盛;;《中國青年》復(fù)刊風(fēng)波[J];百年潮;2008年10期
4 姜濤;;革命動(dòng)員中的文學(xué)和青年——從1920年代《中國青年》的文學(xué)批判談起[J];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2009年04期
5 邢方群;周總理與《中國青年》雜志[J];炎黃春秋;2004年06期
6 張艷妮;;現(xiàn)代化中的知識(shí)和理想——對(duì)20世紀(jì)80年代初《中國青年》的考察[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4年05期
7 黃雅麗;李良明;;《中國青年》“蘇俄革命紀(jì)念特刊”淺論[J];黨史文苑;2010年16期
8 楊浪;我收藏的早期團(tuán)刊[J];炎黃春秋;2003年04期
9 杜玉芳;;胡喬木與《中國青年》的不解之緣[J];黨史博覽;2006年02期
10 彭蘇;;潘曉,,你還記得這個(gè)名字嗎?[J];劍南文學(xué)(經(jīng)典閱讀);2008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10條
1 彭明榜;《中國青年》為什么全彩改版[N];中國新聞出版報(bào);2002年
2 陳香;《中國青年》引領(lǐng)紅色時(shí)尚80年[N];中華讀書報(bào);2003年
3 曉朋;《中國青年》80周歲變“色”[N];中國教育報(bào);2002年
4 潘躍;《中國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80周年[N];人民日?qǐng)?bào);2003年
5 李術(shù)峰;《中國青年》紀(jì)念創(chuàng)刊80周年[N];人民日?qǐng)?bào)海外版;2003年
6 柳堤;我們一起走過[N];中國新聞出版報(bào);2003年
7 彭援軍;53年前的《中國青年》復(fù)刊號(hào)[N];中國檔案報(bào);2001年
8 晉雅芬;青年類期刊該如何走出迷茫[N];中國新聞出版報(bào);2008年
9 魏鵬;團(tuán)市委開展“服務(wù)青少年月”活動(dòng)[N];邯鄲日?qǐng)?bào);2008年
10 晉雅芬;整體滑坡 青年類期刊迷茫前行[N];中國新聞出版報(bào);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王鵬程;《中國青年》周刊研究(1923-1927年)[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姚丹;惲代英馬克思主義新聞?dòng)^的形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6年
2 莊鵬;創(chuàng)辦初期的《中國青年》研究(1923-1927)[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趙楠;時(shí)代的先鋒,精神的家園[D];河南大學(xué);2006年
4 高慧;1948-1956年間《中國青年》的歷史作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3年
5 張燕;《中國青年》(1923-1927)對(duì)國家主義的批判[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4年
6 楊智勇;試析惲代英在《中國青年》中所闡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3年
本文編號(hào):23639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36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