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移民問題看日本國民在侵華戰(zhàn)爭中的歷史責任
[Abstract]:The Japanese immigrants to northeast China are all Japanese invading Northeast China except the military police system, including political migrants, agricultural migrants, industrial migrants, educational migrants, commercial migrants, skilled migrants. Forestry immigrants and railway self-warning villages and many other types. Japanese immigrants were both perpetrators and victims of th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Japanese militarism is the prime culprit in th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Japanese immigrants are assistants and accomplices, and invaders and perpetrato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Japanese immigrants are also victims of Japan'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but it needs to be made clear that they are not victimized by the Chinese army and the Chinese people, but by Japanese militarism. Was the victim and scapegoat of Japan's aggressive and expansionist policies.
【作者單位】: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所;
【分類號】:K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小江;;平民化戰(zhàn)爭研究的啟示[J];讀書;2006年10期
2 藤原彰,步平;日本人的戰(zhàn)爭認識[J];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城;方力維;陳小鼎;黃琪軒;;《讀書》中的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6年04期
2 杜穎;;試論黑龍江省對日交流中的“遺孤”資源利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6期
3 杜穎;;黑龍江省日本遺孤養(yǎng)父母生活實態(tài)調查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12期
4 岳程楠;;日本歸國殘留孤兒眷屬社會適應性研究[J];大家;2010年04期
5 樊麗明;論當前影響中日關系的“歷史問題”[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車霽虹;;二戰(zhàn)后日本遺孤與中國養(yǎng)父母的歷史調查與研究[J];北方文物;2013年03期
7 車霽虹;辛巍;;東北淪陷史研究述評[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6年02期
8 沈建剛;;近十年關于日本在中國東北移民研究綜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年08期
9 王少普;冷戰(zhàn)后日本右翼對侵略歷史的否認及其原因[J];日本研究;2000年02期
10 李卓;;近代日本的人口狀況與人口政策[J];日本研究;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凡夫;追索正義與尊嚴的艱難訴求[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2 趙玲燕;遠東委員會與日本戰(zhàn)犯處罰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雨濃;德日反思二戰(zhàn)文學中“受害的施害者”主題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俞柳柳;中日韓三國共同歷史讀本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鶴;關于小林善紀《戰(zhàn)爭論》的批判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1年
4 宋赫男;日本對齊齊哈爾地區(qū)的移民活動[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麗萍;中日兩國“二戰(zhàn)史觀”的分歧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英杰;靖國神社問題與中日關系的發(fā)展[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7 金新林;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中國受害者訴訟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星;置身異域的歷史觀照[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王維虎;日本右翼勢力的發(fā)展與中日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田峰;日本移民開拓團侵略中國東北述論[D];齊齊哈爾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衛(wèi)星;;侵華戰(zhàn)爭中的日軍“江寧部隊”[J];檔案與建設;2008年08期
2 趙佳楹;;日本兩次侵華戰(zhàn)爭賠償問題之比較及索還被劫物資問題[J];世界知識;2013年16期
3 王春南;侵華戰(zhàn)爭中日本對中國文化的摧殘[J];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3年01期
4 孫立祥;;日本知識分子與侵華戰(zhàn)爭[J];東北師大學報;1993年02期
5 念辰;日本發(fā)現(xiàn)三笠宮崇仁要求日軍對侵華戰(zhàn)爭進行“內省”的文書[J];抗日戰(zhàn)爭研究;1994年03期
6 劉宏偉;侵華戰(zhàn)爭從這里展開[J];炎黃春秋;1994年12期
7 一丁;一部出于良知而向世人公布的侵華戰(zhàn)爭實錄──介紹《東史郎日記》[J];民國春秋;1999年04期
8 ;東史郎日記(摘錄)[J];全國新書目;1999年05期
9 孫繼強;;侵華戰(zhàn)爭期間日本報界“轉向”的歷史考察[J];Studies of Modern World History;2007年00期
10 屈連璧;;一個日本老兵對侵華戰(zhàn)爭的反思[J];軍營文化天地;2004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繼強;;侵華戰(zhàn)爭期間日本報界“轉向”的歷史考察[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四輯)[C];2007年
2 李勁松;;侵華戰(zhàn)爭期間日本人民的反戰(zhàn)運動[A];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文叢第三輯[C];1992年
3 鄭智鑫;;對侵華戰(zhàn)爭加速推動中國近現(xiàn)代經濟發(fā)展的反思——從日本殖民經濟統(tǒng)治看[A];中華民族的抗爭與復興——第一、二屆海峽兩岸抗日戰(zhàn)爭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7年
4 蔣鐵生;;論日本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對我華北淪陷區(qū)的經濟掠奪[A];抗日戰(zhàn)爭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5 郎揚;郎維成;;駁當今日本社會主流歷史意識——為天皇裕仁開脫侵華戰(zhàn)爭罪行的“獨走”論[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下)[C];2004年
6 龐淑杰;董潤麗;肖麗梅;;從吉林大學圖書館館藏滿鐵宗教類圖書看日本佛教和神道教在侵華戰(zhàn)爭中的思想統(tǒng)制及侵略[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7 梁靈光;;一場連續(xù)十九個月的南通反“清鄉(xiāng)”斗爭[A];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文集[C];2006年
8 謝繼民;;緬懷八百壯士 爭取兩岸統(tǒng)一[A];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第四屆年會紀念特刊[C];1993年
9 王維禮;高二音;;論抗日戰(zhàn)爭的開端[A];抗日戰(zhàn)爭史論文集——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第四、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C];1987年
10 ;中國圓明園學會章程[A];《圓明園》學刊第四期[C];198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姚劍鋒;沈陽各界人士批駁日本全盤否認侵華戰(zhàn)爭[N];人民日報;2002年
2 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張獻忠;不是中國“介懷過去”,,而是日本死不認賬[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3 記者施鶯 通訊員吳t
本文編號:2363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36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