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奉天法政學堂研究(1906
本文關鍵詞:清末民初奉天法政學堂研究(1906-1916),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遼寧大學》 2012年
清末民初奉天法政學堂研究(1906-1916)
張恩強
【摘要】:20世紀初,在中國持續(xù)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全國掀起了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的浪潮。隨著清朝宣布預備立憲,作為新式學堂重要組成部分的法政學堂在全國驟然興起,發(fā)展迅速。在此歷史大背景下,奉天法政學堂的創(chuàng)辦不僅順應了20世紀初中國教育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更重要的是傳播了西方近代的法律政治思想,培養(yǎng)了大批具有近代法律專業(yè)知識的新式法政人才,促進了東北社會的變革,對東北近代法政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以及東北法制的近代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文內(nèi)容主要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奉天法政學堂成立的背景。第二部分,論述了奉天法政學堂在不同時期的設立情況,并簡單概括了其停辦后校址的沿革情況。第三部分,分析了奉天法政學堂教學管理的基本情況。分別從學堂辦學宗旨與管理體制、經(jīng)費籌措、學科體制與課程設置、學生管理、教師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第四部分,論述了奉天法政學堂對近代東北法制的影響。分別從奉天法政學堂教師與學生的法學著作和奉天法政學堂的人才培養(yǎng)兩部分進行論述。最后一部分,總括了奉天法政學堂對近代東北社會的影響和作用,并對其辦學的局限性進行了簡單地概括說明。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0-4;G529;K25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巖;王苗;;清末民初朝鮮移民東北的影響[J];理論界;2008年04期
2 趙曉華;;清末民初女性的賑災實踐及角色變遷[J];婦女研究論叢;2008年03期
3 江凌;;清末民初武昌陶子麟書坊刻書業(yè)考略[J];長江論壇;2008年04期
4 蔣鐵初;;刑訊存廢與口供地位關系論——對清末民初限制與廢止刑訊的歷史考察[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王雪梅;;清末民初商事立法對商事習慣的認識與態(tài)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裴艷;;留學生與清末法律學制[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12期
7 楊瑞榮;;清末民初武夷茶與臺灣貿(mào)易淵源關系[J];兩岸關系;2008年04期
8 艾晶;;無奈的抗爭:清末民初女性對不良婚姻家庭的反抗[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艾晶;;防范與失范:清末民初女性犯罪防治問題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孫發(fā)鋒;;解構專制:清末民初的反專制思想論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琴;;試論清末民初的貴州新興社團[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趙艷玲;;清末民初教育轉型中的冀州新式學校[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4 劉淑華;;清末民初中國職業(yè)教育轉型探析[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畢苑;;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書與進化論的傳播[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6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四[C];2006年
7 關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斷裂與傳承[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8 ;清末民初的報刊與社會歷史空間[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9 黃鐘麟;;清末民初詔安詩詞藝術溯源暨創(chuàng)作初探[A];福建省詩詞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暨福建詩詞(第十七集)[C];2007年
10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轉型時期我國課堂教學特點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華夏追索搶救保護文物律師團聯(lián)合會首席律師 劉洋 本報實習記者 劉家藝;[N];北京科技報;2009年
2 陳永祥;[N];中國檔案報;2005年
3 云陽;[N];中國商報;2003年
4 羅思;[N];中國商報;2003年
5 羅思;[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6 閔杰;[N];中華讀書報;2006年
7 黃軼;[N];文藝報;2008年
8 北京 張曉悟 王媛;[N];中國文物報;2010年
9 柯楊;[N];河南日報;2007年
10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 羅檢秋;[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旻;清末民初實業(yè)救國思潮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許效正;清末民初廟產(chǎn)問題研究(1895-1916)[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羽;清末民初漢譯小說名著與中國文學現(xiàn)代轉型[D];上海大學;2010年
4 李新國;清末民初京津地區(qū)中下層士紳的心路歷程(1860—1920)[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莊逸云;清末民初文言小說史[D];復旦大學;2004年
6 謝杲馥;“市”說新語—清末民初朱家角鎮(zhèn)的地方社會結構[D];上海大學;2012年
7 眭紅明;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diào)查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楊木武;莫里循與清末民初中國政情[D];蘇州大學;2004年
10 李奇志;論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學中的“英雌”話語[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克亮;清末民初的災荒與荒政研究(1840—1927)[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羅彩云;清末民初湖南社會習俗的演變(1895—1927)[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董峰;清末民初美術教育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4 唐湘雨;清末民初市場管理法制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梁進學;試論清末民初舉要目錄的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付蓓;論清末民初的中外合資企業(yè)[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史林杰;清末民初國民性改造思潮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8 歐陽艷;清末民初雙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霍曉玲;清末民初河南地方自治[D];河南大學;2005年
10 周群;清末民初湖北農(nóng)村經(jīng)濟社會的變更[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清末民初奉天法政學堂研究(1906-1916),,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48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1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