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學海堂文學教學與先賢宗奉情結(jié)
本文選題:學海堂 + 文學教學; 參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7期
【摘要】:在嶺南詩學發(fā)展過程中,先賢宗奉情結(jié)根深蒂固,這種宗奉前賢的方式,是一鄉(xiāng)之人地域意識的集體投射。作為晚清嶺南的著名書院,學海堂通過在文學教學中滲透和加深這種先賢典范的力量,深化了士子的地域認同和文化精神。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ngnan poetics, the former Zongfu complex is deeply rooted, which is the collective projection of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in one township. As a famous academy in Lingn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Xuehai Hall deepened the reg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pirit of the scholar by infiltrating and deepening the force of this kind of model in literature teaching.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嶺南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晚清學海堂文人群體研究》(批準號:12CZW058)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重構與轉(zhuǎn)型:學海堂與嶺南近代學風轉(zhuǎn)變研究》(批準號:GD10YZW09)
【分類號】:K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翁筱曼;;古代詩學視境下的“地域意識”——以嶺南地域詩學為個案[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蔣寅;清代詩學與地域文學傳統(tǒng)的建構[J];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耿建華;李豫;;清延君壽《六硯草堂詩稿》手稿本版本初探[J];滄桑;2009年04期
2 錢成;;略論明末清初泰州東淘遺民詩群之成因[J];長沙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3 錢成;;清初泰州東淘遺民詩群成因略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王安功;;淺談古代尺牘的檔案文獻價值[J];檔案與建設;2008年03期
5 吳蘇陽;;海派文學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02期
6 徐雁平;;清代家集的編刊、家族文學的敘說與地方文學傳統(tǒng)的建構[J];古典文獻研究;2009年00期
7 劉克;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說:荊楚文化精魂的記憶與想象[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劉保亮;;論地域作家的文化身份[J];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01期
9 孟慶茹;李秋;;將吉林文化引入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之探索[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10 梁結(jié)玲;;乾嘉詩歌批評“厚今”現(xiàn)象成因探[J];北方論叢;201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少華;晚清民初詩歌批評轉(zhuǎn)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夏勇;清詩總集研究(通論)[D];浙江大學;2011年
3 黃義樞;清代節(jié)烈戲曲考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趙紅衛(wèi);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米彥青;清代李商隱詩歌接受史稿[D];蘇州大學;2006年
6 解旬靈;南宋四靈詩派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劉和文;清人選清詩總集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8 邱睿;南社詩人群體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郝紅霞;中晚唐文學的南方化[D];復旦大學;2012年
10 冉耀斌;清代三秦詩人群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銳紅;杜詔及其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滿忠訓;《退庵詩話》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宋良容;王昶與乾嘉時期環(huán)太湖詞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圍圍;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魏紅翎;魏晉南北朝巴蜀文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6 曾文峰;地域視角下的明代詩話文獻考論[D];廣西大學;2011年
7 易淑瓊;劉敏中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8 路英英;“河朔詩派”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9 汪如潤;明代河南作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10 陳家紅;張]詩畫相彰的家族淵源與地域文化特點[D];蘇州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蔣寅;清初關中理學家詩學略論[J];求索;2003年02期
2 祝尚書;論南宋文學的東西部差異[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3 張寅彭;略論明清鄉(xiāng)邦詩學中的“泛江西詩派”觀[J];文學遺產(chǎn);1996年04期
4 李桂海;對我國地域文化發(fā)展特點的一點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1989年03期
,本文編號:20246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02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