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與一個時代——論慈禧太后及其統(tǒng)治的是非功過
本文選題:慈禧太后 + 垂簾聽政; 參考:《安徽史學》2014年03期
【摘要】:作為歷史人物的慈禧太后有多重面相。從個體生命史與個人命運來看,她看似無限輝煌的人生背后,其實頗有悲劇性意味。置于宏大歷史場景之中,從革命史的角度來看,慈禧太后殘酷鎮(zhèn)壓各種反清武裝起義和革命,均可予以大張撻伐;但從清史的角度思考,如果她對這些反清武裝起義和革命無動于衷,那未免不可理喻。就改革史的層面而言,慈禧太后既有頑固保守的一面,也有被迫順應潮流之舉,但終歸因循游移而一再錯失中國近代化的機遇。慈禧太后的統(tǒng)治,是一種典型的"老人政治"模式,主要靠的是老辣的政治經(jīng)驗與高超的政治手腕,但缺乏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識,她關注清王朝的皇位統(tǒng)治更勝于關注近代中國的前途與命運。
[Abstract]:As a historical figure, Empress Dowager Cixi has many faces. From the individual life history and personal fate, her seemingly infinite brilliant life behind, in fact, quite tragic. In the grand historical sce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y, Empress Dowager Cixi cruelly suppressed all kinds of anti-Qing armed uprisings and revolutions, which can be greatly vilified;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ing history, It would be inexplicable if she were indifferent to these armed uprisings and revolutions. As far as the history of reform is concerned, Empress Dowager Cixi has both stubbornness and conservatism, and has been forced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but she has missed the opportunity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gain and again. The rule of Empress Dowager Cixi is a typical "old man's politics" mode,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he old and hot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superb political skill, but lacks the political wisdom of the modern statesman. S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modern China than the imperial rule of Qing Dynasty.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類號】:K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勇;;新知識背后:以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建為中心的探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陳德鵬;;淮系督撫與晚清河南近代化的起步[J];安徽史學;2011年03期
3 胡曉;;國民黨與溥儀出宮事件[J];安徽史學;2012年02期
4 章征科;晚清中央政治權威喪失的原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黎俊祥;;清末新政啟動前慈禧心態(tài)的變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常安;;清末民初憲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7 劉國石;;清代滿族家庭文化教育淺說[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劉國石;關立英;;滿族家庭倫理道德教育[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9 蘇全有;徐冬;;清末“官助紳成”的公共藏書樓開辦模式[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年04期
10 劉小萌;清朝皇帝與保母[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魯建;近代天津日本僑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體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陸胤;近代學術的體制內(nèi)進路[D];北京大學;2011年
5 董迎軒;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國東北淪陷區(qū)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6 黎俊祥;近代史料筆記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7 李新國;清末民初京津地區(qū)中下層士紳的心路歷程(1860—1920)[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孫艷;同光體代表詩人心路歷程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9 高承龍;偽滿洲國民族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彭昊;曾國藩與道家思想[D];湖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細珠;;一個人與一個時代——論慈禧太后及其統(tǒng)治的是非功過[J];安徽史學;2014年03期
,本文編號:1839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83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