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初期南京國民防空教育述略
本文選題:防空組織 切入點:南京政府 出處:《檔案與建設》2014年05期
【摘要】:正1930年代初期,日本侵華日亟,日機在淞滬、長城等戰(zhàn)役中狂轟濫炸,國民政府首都南京面臨空襲的威脅日益加劇。而中國空軍及防空部隊等軍隊防空(積極防空)力量羸弱,且民眾防空意識薄弱,國民防空(消極防空)力量缺乏對空防護的組織和訓練。為了應對日機轟炸的巨大威脅,國民政府及南京市當局構建防空組織,普及
[Abstract]:In the early 1930s, when Japan invaded China, Japanese planes bombed extensively in campaigns such as Songhu a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threat of air strikes on Nanjing, the capital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creased day by day.However, the air defense (active air defense) forces of the Chinese air force and air defense units are weak, and the awareness of civil air defense is weak, and the civil air defense (negative air defense) forces lack the organization and training of air defense.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huge threat of Japanese bomb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Nanjing municipal authorities set up air defense organizations to popularize
【作者單位】: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分類號】:K2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高曉星;日本海軍航空隊空襲南京史料(1937年8月15日—12月13日)——《支那事變戰(zhàn)記·海軍航空戰(zhàn)》節(jié)譯[J];民國檔案;2004年04期
2 趙華能;南京淪陷前的防空準備[J];民國春秋;200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建國;黃辛建;;試述抗戰(zhàn)時期防護團的發(fā)展歷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1期
2 朱繼光;;國民政府對南京抗戰(zhàn)期間財產(chǎn)損失之調(diào)查述評[J];民國檔案;2012年02期
3 古琳暉;;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國民政府防空建設述評[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古琳暉;;近二十年來關于抗戰(zhàn)時期日本空襲與中國反空襲斗爭研究綜述[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12年02期
5 朱成山;劉燕軍;;“非常時期”的“非!鄙睢獪S陷前夕的南京社會一瞥[J];南京大屠殺史研究;2012年04期
6 高曉星;;南京軍民的空中保衛(wèi)戰(zhàn)[J];日本侵華史研究;2013年02期
7 張國松;;1931-1937:南京防空教育與宣傳工作初探[J];日本侵華史研究;2013年02期
8 古琳暉;;日本對華空襲罪行之探究[J];抗戰(zhàn)史料研究;2013年01期
9 黃辛建;;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民防訓練——以成都市為例[J];軍事歷史研究;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忠良;南京攻略戰(zhàn)中的日本海軍[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春;1928—1938年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歷史考察[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3 劉俊;抗戰(zhàn)時期四川成都的防空建設述論[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4 黃辛建;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統(tǒng)區(qū)防護團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5 余爽;盧毓駿與中國近代城市規(guī)劃[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6 嚴斌林;1935年武漢防空展覽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7 張珊珊;羅伯特·威爾遜與南京大屠殺事件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12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71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