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十三行時期的中西法律文化沖突

發(fā)布時間:2018-03-30 10:40

  本文選題:法律文化沖突 切入點:清政府 出處:《讀書》2014年03期


【摘要】:正十三行是清政府在廣州設立的負責對外貿易的商行,代表官方管理對外貿易。其間,在"天朝上國"的傳統(tǒng)國家觀念和重農抑商思想的影響下,清政府制定了一些限制通商的法令,再加上中西法律文化的不同,因而出現(xiàn)了中西法律文化上的沖突,這種沖突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Abstract]:Zheng13 Bank was set up by the Qing government in Guangzhou responsible for foreign trade, on behalf of the official management of foreign trade.In the mean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concept of "the upper kingdom of the Chinese dynasty" and the thought of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and suppressing commerce, the Qing government made some decrees restricting trad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cultures resulted in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cultures.This conflic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分類號】:D909.2;K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割讓”香港島[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2期

2 李少軍;試論耆英的投降外交[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0年03期

3 熊利民;;淺談清末法律修訂的政治經濟原因[J];考試周刊;2008年47期

4 任云;;近代國計外侮錄[J];湖北社會科學;1990年02期

5 董蔡時;論曾國藩與晚清政柄、兵柄的下移[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6 薛正昌;董福祥與榮祿析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7 汪幸福;;鮮為人知的中英“樟腦”之戰(zhàn)[J];出版參考;2006年11期

8 胡益祥;中法戰(zhàn)爭期間美國的陰謀活動[J];史學月刊;1964年09期

9 冬青 ,大松;如何看待清政府支持利用義和團[J];史學月刊;1981年03期

10 馬洪林;亓曙冬;;試論馬江之戰(zhàn)福建水師失敗的原因[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權赫秀;;“自顧不遑,斷難干預”——清政府對日本吞并大韓帝國的認識與反應[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2 李瑚;;太平天國革命時期清政府的濫發(fā)通貨問題[A];中國錢幣論文集[C];1985年

3 竇坤;;中外關系史研究中的一項新成果——讀《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一八八七年海外游歷使研究》[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4 徐逢寶;;反思歷史悲劇 弘揚愛國主義——淺論中國近代史[A];全國黨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后記[A];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1840~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潘興明;;關于近代中國海外移民動因的考察[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7 劉蜀永;;從香港史看西方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8 王國平;楊大春;;20世紀初年中國天主教和耶穌教的教民沖突[A];近代中國(第八輯)[C];1998年

9 房德鄰;;中國近代史的含義究竟是什么?[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虞和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史學科創(chuàng)新[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桂明;天津濃縮了中國近代史[N];中國旅游報;2004年

2 雷頤;“北洋系”是怎樣興起的[N];南方周末;2007年

3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雷頤;清廷“制造”的革命黨[N];經濟觀察報;2008年

4 高艷妮;太平天國時期英國的“中立”政策[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5 雷頤;清末“國有”與“民營”的激斗[N];南方周末;2007年

6 本報記者 黃月平;揭開歷史的謎底[N];北京日報;2007年

7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遲云飛;清政府為什么在九十年前滅亡?[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朱磊;辛亥革命 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革命[N];法制日報;2011年

9 來新夏;中國近代史上的皖系及其統(tǒng)治[N];光明日報;2005年

10 羅志田;打破框框 兼容并包[N];南方周末;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磊;清政府的對日情報收集研究(1871-1894)[D];吉林大學;2013年

2 胡門祥;晚清中英條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強;英屬印度西北邊疆政策和中國西部邊疆危機[D];暨南大學;2005年

4 黃慶林;義和團運動時期清政府守舊派思想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冬梅;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聯(lián)美制日政策[D];吉林大學;2006年

6 彭劍;清季憲政大辯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關曉紅;晚清學部研究[D];中山大學;1999年

8 孫f ;從聯(lián)俄拒日到聯(lián)盟日英[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馬金華;外債與晚清政局[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10 何新華;夷夏之間:對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立波;清政府盧漢鐵路借款的利權維護[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艷;朝鮮巨文島事件及清政府的對策[D];延邊大學;2008年

3 馮振華;呂海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周彥宏;英國侵略緬甸與中緬朝貢關系的變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葉波;晚清東南亞契約華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郝秀;試析晚清關于西藏問題的對英交涉[D];吉林大學;2008年

7 談衛(wèi)軍;1864年至1875年清政府收復新疆的態(tài)度探微[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純亞;清政府與清末話語權之爭[D];寧波大學;2010年

9 劉珂;和局思想對清政府處理教案方針政策的影響——以貴陽教案、天津教案、巨野教案為中心[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聞云峰;近代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855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6855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012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