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省駐防八旗在辛亥革命時期的反應(yīng)暨原因
本文選題:駐防八旗 切入點:辛亥革命 出處:《滿族研究》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各地駐防八旗首當其沖。面對革命,駐防反應(yīng)不一,如荊州、福州、江寧、西安等地抵抗激烈但無濟于事,徒增流血而已;如廣州、成都、鎮(zhèn)江、青州等地則相對平靜,沒有反抗或只有輕微反抗。究其原因,則包括旗人對清政府統(tǒng)治失望以及對自身生活狀況的不滿,革命黨的宣傳、行動以及八旗武力的衰落等。本文結(jié)合清朝官方檔案和革命者回憶,試圖以此為切入點,從清政府內(nèi)部的角度分析清王朝崩潰的原因。
[Abstract]: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eight banners stationed in various localities bore the brunt. In the face of the revolution, garrisons reacted differently, such as Jingzhou, Fuzhou, Jiangning, Xi'an, and other places, such as Jingzhou, Fuzhou, Jiangning, Xi'an, and so on, which resisted fierce but did nothing to help, but only increased bleeding; for example, Guangzhou, Chengdu, and Zhenjiang, Qingzhou and other places are relatively calm, with no or only slight resistance. The reasons include the flag people's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s rule and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propaganda of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Based on the official archive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memory of revolutionari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angl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
【分類號】:K257.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文平;晚清軍事改革中的廣州駐防八旗[J];歷史檔案;2002年03期
2 鄭川水;;辛亥革命與八旗制度的崩潰——略論辛亥革命對滿族的影響[J];遼寧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2年01期
3 潘洪鋼;;辛亥革命與駐防八旗[J];中南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新華;;近代中國工具性憲法及其法文化分析[J];安徽大學(xué)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吳春梅,王邦翠;立憲派與清廷決裂時間辨析[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0年01期
3 王開璽;1907年安慶起義與晚清政局簡論[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1年05期
4 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為中心[J];安徽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5期
5 卞修全;清末地方自治新論[J];安徽史學(xué);2001年02期
6 蘇全有;;論清末的省界觀念[J];安徽史學(xué);2009年01期
7 王蕾;;淺析清末修訂《大清律例》的原因[J];安康師專學(xué)報;2006年03期
8 王雙見;;試析晚清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guān)系[J];安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6年06期
9 呂震乾;;試論清末修律對中國近代法制轉(zhuǎn)型的影響[J];安陽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1期
10 包萬超;;儒教與新教:百年憲政建設(shè)的本土情結(jié)與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評論;199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施戍杰;;斯密動力、國家能力與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xué)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正中;;中國國際私法詞源考[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xué)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3 趙云田;;清至民國管理蒙古事務(wù)機構(gòu)的演變[A];蒙古史研究(第六輯)[C];2000年
4 康春華;許新民;;清末新政與云南辛亥革命[A];云南省社科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5 肖光輝;;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現(xiàn)象的關(guān)聯(lián)考察——兼論我國法的本土化問題[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xué)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quán)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2 張振國;清代文官選任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3 趙華;清末十年小說與倫理[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楊文海;壬戌學(xué)制研究[D];南京大學(xué);2011年
5 張禮永;教育建設(shè)的第三條道路[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丁健;民初農(nóng)商部研究(1912-1916)[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李君;“存在之由”與“變遷之故”[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伊利貴;民國時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認訴求[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9 曲玉梁;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1年
10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憲自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U,
本文編號:1576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57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