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1912—1913年)湖南湘鄉(xiāng)縣議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6 10:23
本文關鍵詞:民國初年(1912—1913年)湖南湘鄉(xiāng)縣議會研究 出處:《湖南科技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民國初年 湘鄉(xiāng)縣議會 議案
【摘要】:清末,內(nèi)憂外患日甚一日,為救亡圖存,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我國的民主憲政思潮由此萌生。1911年辛亥革命后,封建專制伴隨清朝而覆滅,中華民國建立,中國迎來民主憲政發(fā)展的歷史機遇,全國上下政治一新,紛紛推行民主憲政,建立議會機關,湘鄉(xiāng)縣議會由此誕生?h議會有立法權,可通過議案議決縣內(nèi)應興應革事項、財政稅收、政府預決算等,還可依法對縣內(nèi)官員監(jiān)督、彈劾,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權力機關?h議會議員由民眾依法選舉產(chǎn)生,代民參政議政,為民請命亦屬當仁不讓。因此,縣議會在正常運作和履行其職權的過程中,勢必要處理好與民眾、縣知事的關系。一方面,為民服務是其機構性質(zhì)決定的,也只有維護了民眾利益,處理好了與民眾的關系,才能進一步獲得民眾支持。另一方面,縣議會與縣知事可以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縣議會的議案只有通過縣知事才能由理想變成現(xiàn)實,縣知事只有通過縣議會才能合法施展其政治抱負,因此,二者關系十分微妙?h議會誕生后,議員們積極參政議政,以圖利用這個合法平臺造福鄉(xiāng)梓。通過研究1912-1913年縣議會的歷次會議報告書,可以發(fā)現(xiàn)縣議會在促進湘鄉(xiāng)經(jīng)濟建設、民生改善、教育發(fā)展和社會風俗改良等多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較為全面地推進了湘鄉(xiāng)縣近代化進程。1912-1913年的湘鄉(xiāng)縣議會是近代中國由封建走向民主共和的產(chǎn)物,通過對其研究,探索民國初年湖南縣級議會機關的實際運作情況,和對地方近代化建設的貢獻,彌補了學界在湖南縣級地方議會研究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些領域的研究對當下所進行的政治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25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國習;;辛亥前后湖南地方自治運動探略(1908-1914)[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2 高健,趙江名;民國前期新疆省議會研究[J];西域研究;2005年03期
3 沈曉敏;民初袁世凱政府與各省議會關系述論[J];歷史教學;2004年10期
4 沈曉敏;民初省議會失敗原因概論[J];政法學刊;2004年03期
5 吳桂龍;晚清地方自治思想的輸入及思潮的形成[J];史林;2000年04期
6 廖大偉;各省都督府代表聯(lián)合會述論[J];史林;1998年03期
7 姬麗萍;民初議會制度的確立及其運作[J];民國檔案;199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桃初;民國初年的湖南省議會(1911-1926年)[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國習;試論清末民初湖南的地方自治運動[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36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33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