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烏泰“獨立”事件及其影響
本文關鍵詞:試論烏泰“獨立”事件及其影響
【摘要】:20世紀初,隨著清政府實行“新政”以及俄國介入,外蒙古開始尋求脫離大清王朝的控制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辛亥革命的爆發(fā)更是加緊了外蒙古走向“獨立”的步伐。隨后,呼倫貝爾亦宣布脫離剛剛成立的民國政府而“獨立”。1912年8月20日,東蒙古的扎薩克圖旗郡王烏泰宣布“獨立”,號召內蒙古各旗與民國政府決裂同外蒙古一起共建“大蒙古國”。本文結合當時國內外背景,以烏泰“獨立”事件為主線,重點論述烏泰起兵的過程以及政府軍的平亂舉措。在具體考察烏泰之亂前后經過的基礎上,將視線轉移到與之相關的—系列問題上,即揭示烏泰逃亡庫倫的經歷以及烏泰之亂所造成的影響,從而形成對烏泰“獨立”事件的綜合性認識。烏泰“獨立”事件所引起的戰(zhàn)爭是本文的基礎,具體將涉及到烏泰如何籌劃起兵、如何組織蒙軍攻占要地等基本情況。在論及民國政府平亂舉措時,不但重點論述吳俊升所節(jié)制政府軍的軍事行動,亦特別分析了民國政府的“撫慰”之策,將“剿撫”相結合的平亂方針有機結合起來去研究。這部分內容通過對不同材料的比對、分析,厘清戰(zhàn)爭的相關細節(jié),并對雙方軍事行動的得失進行評價。同時對鎮(zhèn)國公拉什敏珠爾的附亂予以特別關注。在敘述結構上力求整體上把握烏泰之亂的過程,以求重新認識烏泰“獨立”事件。烏泰“獨立”事件雖然被民國政府強力而又迅速的鎮(zhèn)壓下去,但是烏泰卻得以逃脫繼續(xù)從事反對民國政府的“事業(yè)”。作為對烏泰“獨立”事件研究的延伸,烏泰逃亡庫倫的經歷亦是本文論述的重點。其中包括烏泰去庫倫期間在呼倫貝爾停留的情況以及到達庫倫后的所做所為,直到烏泰離開庫倫返回故土為止。作為對烏泰“獨立”事件的總體性評價,本文在最后論述了烏泰“獨立”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烏泰“獨立”事件雖然歷時很短,但是卻給東蒙古甚至整個中國北部邊疆造成了極大影響。本文在論證烏泰“獨立”事件的影響時,特意加入東北軍閥吳俊升在蒙旗戰(zhàn)斗、崛起的內容,以求揭示東北軍閥興起與蒙旗之間的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2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志和;;烏泰叛逃后的回歸問題[J];吉林師大學報;1980年02期
2 馮學忠;烏泰“獨立”事件始末[J];文史月刊;2003年12期
3 錢占元;;平息烏泰叛亂[J];思想工作;2007年Z1期
4 劉向上;;烏泰“獨立”事件成功平叛始末[J];文史博覽;2008年12期
5 ;烏泰“獨立”事件平叛始末[J];兵團建設;2010年24期
6 張穎;;烏泰研究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7 馮冀;;“烏泰俄債案”發(fā)生的原因探析[J];科技風;2012年23期
8 李學通;“民國開國第一體面之事”——平定烏泰叛亂始末[J];民國春秋;1996年05期
9 馮學忠;烏泰“獨立”事件始末[J];文史精華;1997年07期
10 王琦;烏泰叛亂的始末[J];滿族研究;199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田志和;;烏泰傳記[A];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0)[C];198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本報駐曼谷記者 曾志雄;中泰友好 共創(chuàng)雙贏[N];光明日報;2002年
2 記者羅輝;李鵬分別會見泰國和蒙古客人[N];人民日報;2002年
3 本報駐泰國記者 孫偉;中泰友好 共創(chuàng)雙贏[N];人民日報;2002年
4 記者蔣安全、孫偉;李鵬會見泰國國會領導人[N];人民日報;2002年
5 記者孫偉;李嵐清分別會見泰國王儲和國會主席[N];人民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汪澎瀾;俄債、墾荒、叛亂——三大事件評烏泰[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科;試論烏泰“獨立”事件及其影響[D];內蒙古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281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28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