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伊里布
發(fā)布時間:2017-10-26 16:28
本文關鍵詞:論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伊里布
更多相關文章: 鴉片戰(zhàn)爭 伊里布 浙江停戰(zhàn) 南京條約
【摘要】:伊里布在鴉片戰(zhàn)爭中是有影響的著名人物,他是清政府任命的欽差大臣負責籌辦浙江沿海的海防與軍事行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作戰(zhàn)方針,促成浙江停戰(zhàn)。被貶之后臨危受命參與求和行動與英方和談,并與耆英、牛鑒一起代表清政府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并處理善后事宜。伊里布本人一直參與一線的軍事活動及外交的實際操作,貫穿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始末。伊里布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是最早由主戰(zhàn)派轉變成主和派的官吏之一,最能體現(xiàn)清政府的弱勢外交。在國家和民族利益受到危害時,他著眼于現(xiàn)實利益選擇避戰(zhàn)求并試圖通過談判來解決相關問題。一直以來,學術界基本認為他是力主妥協(xié)的重要代表人物,或是著名的投降派代表人物。本文認為,這個問題仍然有繼續(xù)進行研究和探討的必要和意義。首先,伊里布在浙江前線籌備海防,他請調閩廣水師入浙,做了一些調兵遣將的工作,說他是投降派代表人物的理由并不十分充分。其次,伊里布最后選擇走和平談判路線與英人交涉收歸定海等問題,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是由清政府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搖擺不定和本國軍隊的實際能力所決定的,他并沒有簽訂所謂的“浙江停戰(zhàn)協(xié)議”。其三,關于伊里布等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是在清政府連續(xù)慘敗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條約簽訂后,牛鑒被道光皇帝那拿問,解交刑部治罪,伊里布卻補授廣州將軍前往廣東辦理中英交涉,說明伊里布還是值得重用的地方大員。其四,在沒有先進武器的情況下,選擇以守為戰(zhàn)、引敵上岸伏擊的對敵戰(zhàn)略,是當時最好的一種海防策略,伊里布堅持這種做法,從總體上是正確的。本文認為,說伊里布是一個賣國賊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伊里布是一位盡責盡忠的愛國人士。本文的寫作是試探性的,希望能得到學術同仁的指正。
【關鍵詞】:鴉片戰(zhàn)爭 伊里布 浙江停戰(zhàn) 南京條約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25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緒論9-14
- 一、選題緣由9-11
- 二、學術動態(tài)分析11-13
- 三、研究意義及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主持浙江軍務,堅持以守為戰(zhàn)14-18
- 一、伊里布個人生平14
- 二、赴江浙前線,籌辦海防14-16
- 三、四省聯(lián)合收復定海計劃16-18
- 第二章 與英人談判,交涉收復定海18-26
- 一、談判交涉的起因和過程18-21
- 二、與英人達成浙江停戰(zhàn)21-23
- 三、停戰(zhàn)期間的海防策略23-26
- 第三章 浙江戰(zhàn)事全面展開26-31
- 一、伊里布受到責難26-27
- 二、作戰(zhàn)失敗,伊里布被撤職問罪27-31
- 第四章 簽訂《南京條約》與善后交涉31-42
- 一、臨危授命31-33
- 二、帶病談判簽約33-39
- 三、善后交涉39-42
- 結語42-45
- 參考文獻45-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何若,
本文編號:10995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09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