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秦漢時期龍蛇信仰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4 19:08
本文關鍵詞:戰(zhàn)國秦漢時期龍蛇信仰的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戰(zhàn)國秦漢時期 龍蛇信仰 比較 理性認識
【摘要】:近些年來,民間信仰研究已經成為人文學科的一個新亮點,中國古代民間信仰因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龍蛇信仰是中國古代民間信仰的一個重要內容,歷來為學者所關注。龍蛇信仰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時代背景,龍蛇的形象和信仰內容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龍是根本不存在于自然界的動物,它的各種變化歸根結底是人們觀念中的龍的變化,這就使人們把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蛇是現實中常見的爬行動物,人們就能很容易地認識它的本性。但就是這兩種看似毫不相關的東西,在古人的信仰中卻是難分難解。通過分析這兩者的信仰內容,我們可以發(fā)現龍和蛇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同時也有著許多截然不同的方面?梢哉f,在古人整個觀念發(fā)展過程中,龍蛇信仰是始終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兩者的關系撲朔迷離、剪不斷、理不清。 戰(zhàn)國秦漢時期是龍蛇信仰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古代龍蛇的形象及信仰內容大致在此時基本定型。所以弄清楚這一時期龍蛇信仰的具體內容、特征,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彼此的聯系,對于我們了解古代龍蛇信仰的發(fā)展歷程具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文章共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龍蛇信仰研究的回顧,指出了以往研究的成功之處,并提出了不足,以引出問題,說明我的主要觀點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闡述了戰(zhàn)國秦漢時期蛇信仰的基本內容。主要分為崇拜和禁忌兩個部分。崇拜部分從兩個方面來論述蛇的神異性,其表現為蛇與人類的權力、國家的政治興衰和個人的前途命運關系密切,同時蛇還與上帝、天神、圣人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以及蛇具有行風致雨的社會功能,所以人們崇拜它。禁忌部分主要從蛇的邪惡性入手,說明由于蛇的外形丑陋,加之貪婪、惡毒,使人們生出種種對蛇的忌諱。 第三部分闡述了戰(zhàn)國秦漢時期龍信仰的基本內容。這一時期的龍在當時的神話傳說和神仙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是由龍的神秘、高貴的本性決定的。也就是因為如此,龍又符合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央集權神化皇權的要求,所以它與皇帝、皇族建立起了固定的聯系。龍的顯現成為國家政治興衰的預兆。漢人于此還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從文獻材料中我們還可以知道,人們在創(chuàng)造龍這個形象時,
【關鍵詞】:戰(zhàn)國秦漢時期 龍蛇信仰 比較 理性認識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K231;K232
【目錄】:
- 前言8-10
- 第一章 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蛇信仰10-24
- 第一節(jié) 蛇的神異性與人們對它的崇拜11-20
- 一 蛇昭示政權的神異性11-16
- 二 蛇的其他神異性16-20
- 第二節(jié) 蛇的邪惡性與人們對它的禁忌20-24
- 一 蛇的邪惡性20-21
- 二 人們對蛇的嫌惡與禁忌21-24
- 第二章 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龍信仰24-32
- 第一節(jié) 龍神話與神仙思想的結合24-27
- 第二節(jié) 龍的神異性與人們對它的尊崇27-32
- 第三章 結論——龍蛇信仰的比較研究32-38
- 一 兩者的相似之處32-36
- 二 兩者的不同之處36-38
- 附:戰(zhàn)國秦漢時期對龍蛇的理性認識38-41
- 結語41-42
- 參考文獻42-44
- 致謝44-4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45-46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先興;;漢代民間信仰的研究范式及其趨向[J];南都學壇;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晶;從“蛇巫形象”探源《山海經》的原屬文化系統(tǒng)[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況國高;蛇,上古人類的食物和工具[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代岱;中國古代的蛇崇拜和蛇紋飾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21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62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