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五年殿試與納蘭詞哀感頑艷之音的形成
發(fā)布時間:2024-11-03 13:52
清代以來,學界對納蘭性德詞中的隱痛進行多方猜測,但終乏實證,難成定論。我們通過對《通志堂集》的梳理,可以探知其對翰林身份的憧憬;通過對《清實錄》《起居注》等史料的爬梳,發(fā)現(xiàn)在康熙十五年殿試中,受制于康熙帝此時的治政方略與對明珠恩威兼濟的"警策",性德于此年館選失利。綜合以上材料,可以推斷:隨著館選失利,納蘭性德在翰林夢、名士夢破滅的情況下,由政治失意而引發(fā)身世悲涼、萬事空幻之感,再加上喪妻的外因,諸多痛苦凝結于詞,促成了其哀感頑艷的風格!讹嬎~》哀苦之音的形成既有現(xiàn)實政治基礎,又有著清代獨特的滿漢文化對峙、融合的復雜性。從深層次上來說,納蘭性德的痛苦緣于他對八旗貴族文化的離心力,以及對儒家文化的親和力。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 納蘭性德的翰林夢
二 納蘭館選失利的原因
三 館選失利后納蘭的頹唐心態(tài)
四 館選失利對納蘭詞風的影響
本文編號:4011372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 納蘭性德的翰林夢
二 納蘭館選失利的原因
三 館選失利后納蘭的頹唐心態(tài)
四 館選失利對納蘭詞風的影響
本文編號:40113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401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