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與里子:明洪武時期中日“倭寇外交”考論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10:01
縱觀明初中日外交,倭寇所引起的海防安全問題始終是影響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明政府幾乎每次遣使都會提及倭寇問題并在國書中明確要求日本禁倭,另一方面日本雖然多次呈貢厚禮并送還一些被虜人,卻一直不能全面出擊平息倭寇,致使倭寇連年屢犯中國沿海,給海疆安全帶來極大威脅。雙方在禁倭問題上不能達成默契,導致明太祖對倭寇外交失望之極,最終決定與日本斷絕外交關系,轉(zhuǎn)而重點加強防倭軍事力量以維護國防安全。明初中日關系不僅有封貢與朝貢,也有沖突、敵對甚至絕交,雙方之間復雜曲折的外交關系是理解古代東亞國際秩序多樣性和動態(tài)性的一個極佳范本,它使我們認識到在中國與鄰邦交往中,朝貢禮儀只是表面虛像,而國防安全才是實質(zhì)內(nèi)容,是影響兩國外交最深層次的核心要素。
【文章來源】:文史哲.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6 頁
【文章目錄】:
一、破冰之旅與懷良稱臣
二、明僧使日與倭寇外交破裂
三、中日關系中的面子與里子
四、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初的對日交涉與“日本國王”[J]. 王來特. 歷史研究. 2017(05)
[2]天朝意識與明清中國的朝貢外交[J]. 王泉偉. 國際政治研究. 2017(01)
[3]話語、視角與方法:近年來明清朝貢體制研究的幾個問題[J]. 李云泉.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02)
[4]是“藩屬體系”還是“朝貢體系”?——以唐王朝為例[J]. 李元暉,李大龍.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02)
[5]《云門一曲》中趙秩遣使內(nèi)容再探討[J]. 年旭.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2)
[6]重談洪武時期的倭患[J]. 趙軼峰. 古代文明. 2013(03)
[7]交鄰有道,實為保土之方:論明代封貢體系的重心與本質(zhì)[J]. 陳志剛. 學術研究. 2012(01)
[8]論中原王朝封貢體系的軍事防御性——以地緣政治、軍事關系為中心的探討[J]. 陳志剛. 東岳論叢. 2011(05)
[9]明代外交模式及其特征考論——兼論外交特征形成與北方游牧民族的關系[J]. 萬明. 中國史研究. 2010(04)
[10]關于封貢體系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J]. 陳志剛.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本文編號:3199509
【文章來源】:文史哲.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6 頁
【文章目錄】:
一、破冰之旅與懷良稱臣
二、明僧使日與倭寇外交破裂
三、中日關系中的面子與里子
四、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初的對日交涉與“日本國王”[J]. 王來特. 歷史研究. 2017(05)
[2]天朝意識與明清中國的朝貢外交[J]. 王泉偉. 國際政治研究. 2017(01)
[3]話語、視角與方法:近年來明清朝貢體制研究的幾個問題[J]. 李云泉.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02)
[4]是“藩屬體系”還是“朝貢體系”?——以唐王朝為例[J]. 李元暉,李大龍.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02)
[5]《云門一曲》中趙秩遣使內(nèi)容再探討[J]. 年旭.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2)
[6]重談洪武時期的倭患[J]. 趙軼峰. 古代文明. 2013(03)
[7]交鄰有道,實為保土之方:論明代封貢體系的重心與本質(zhì)[J]. 陳志剛. 學術研究. 2012(01)
[8]論中原王朝封貢體系的軍事防御性——以地緣政治、軍事關系為中心的探討[J]. 陳志剛. 東岳論叢. 2011(05)
[9]明代外交模式及其特征考論——兼論外交特征形成與北方游牧民族的關系[J]. 萬明. 中國史研究. 2010(04)
[10]關于封貢體系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J]. 陳志剛.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本文編號:3199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19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