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游記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21:54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一方面是封建制度的延續(xù)和強化,另一方面是商品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這種不協(xié)調(diào)的政治經(jīng)濟關系對散文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游記散文領域內(nèi)存在著兩種勢力:復古主義與文學解放。明中葉出現(xiàn)了聲勢浩大的復古主義運動,力矯臺閣體晚進者遞相摹擬,千篇一律之習。然而復古者不僅沒有給文壇指出一條前進的道路,反而帶來了詰屈贅牙的弊病。明代后期文壇的流弊越來越被人們認識,急需要新的理論與創(chuàng)作來革除舊弊,因而反對擬古主義的思潮出現(xiàn)了。隨著這個思潮的出現(xiàn),公安派主張抒寫“性靈”,游記散文有一種突破傳統(tǒng)束縛的發(fā)展趨勢。其特點就是把山水名勝視為個人的審美對象,表現(xiàn)個人的審美情趣,不僅有不茍流俗的清高格調(diào),更有不拘封建傳統(tǒng)束縛的自發(fā)傾向。而公安派中的“三袁”兄弟,正是體現(xiàn)游記這一發(fā)展趨勢的代表作家。他們看清了文學發(fā)展的大趨向——平易化,因此極力反對擬古,其游記最終擺脫了傳統(tǒng)散文“載道”的重重束縛。他們以審美的眼睛去看待大自然,去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的美,任心而發(fā),縱心而談,從而較為自覺地把游記變成了一種自由文體,實現(xiàn)了其“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宗旨。本論文就是以“公安三袁”的游記為研究對象,全文...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關于“公安三袁”研究的現(xiàn)狀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重點
一、“公安三袁”其人
(一) “公安三袁”簡述
(二) 李贄對公安三袁的影響
二、“公安三袁”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一) 袁宗道創(chuàng)作的兩組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二) 袁宏道專集中的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三) 袁中道三個階段所創(chuàng)作的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三、“公安三袁”游記價值
(一) 美學和文學價值
(二) 現(xiàn)代旅游學價值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代游記大家袁宏道作品成就探微[J]. 謝運生,吳世偉. 皖西學院學報. 2005(06)
[2]論袁宏道復雜心態(tài)的形成及表現(xiàn)[J]. 李艷麗.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06)
[3]袁中道晚年審美旨趣與文學態(tài)度轉(zhuǎn)變及成因探微[J]. 劉尊舉.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4]袁宗道──性靈中的儒雅、平和[J]. 謝憶梅.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5(10)
[5]試論袁宏道游記中人與自然的親和[J]. 張紅花. 宜春學院學報. 2004(03)
[6]袁宗道文藝審美意識評述[J]. 李展.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7]袁中道:公安派最后的“掌門人”——兼論其生命態(tài)度和價值立場[J]. 孟祥榮.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8]袁宏道與公安派研究論文綜述[J]. 賈宗普.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03(04)
[9]袁宗道:“穩(wěn)實”掩蓋的自適精神——公安派人格心態(tài)研究之一[J]. 易聞曉.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0]袁宏道:自然與理性夾縫中的自適人生[J]. 易聞曉,諶貽春. 江西社會科學. 2003(04)
本文編號:3150475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關于“公安三袁”研究的現(xiàn)狀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重點
一、“公安三袁”其人
(一) “公安三袁”簡述
(二) 李贄對公安三袁的影響
二、“公安三袁”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一) 袁宗道創(chuàng)作的兩組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二) 袁宏道專集中的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三) 袁中道三個階段所創(chuàng)作的游記及其反映的思想變化
三、“公安三袁”游記價值
(一) 美學和文學價值
(二) 現(xiàn)代旅游學價值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代游記大家袁宏道作品成就探微[J]. 謝運生,吳世偉. 皖西學院學報. 2005(06)
[2]論袁宏道復雜心態(tài)的形成及表現(xiàn)[J]. 李艷麗.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06)
[3]袁中道晚年審美旨趣與文學態(tài)度轉(zhuǎn)變及成因探微[J]. 劉尊舉.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4]袁宗道──性靈中的儒雅、平和[J]. 謝憶梅.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5(10)
[5]試論袁宏道游記中人與自然的親和[J]. 張紅花. 宜春學院學報. 2004(03)
[6]袁宗道文藝審美意識評述[J]. 李展.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7]袁中道:公安派最后的“掌門人”——兼論其生命態(tài)度和價值立場[J]. 孟祥榮.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8]袁宏道與公安派研究論文綜述[J]. 賈宗普.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03(04)
[9]袁宗道:“穩(wěn)實”掩蓋的自適精神——公安派人格心態(tài)研究之一[J]. 易聞曉.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0]袁宏道:自然與理性夾縫中的自適人生[J]. 易聞曉,諶貽春. 江西社會科學. 2003(04)
本文編號:3150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15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