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西填湖廣”移民通道上的鄂東北地區(qū)聚落形態(tài)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6 16:03
本文關鍵詞:明清“江西填湖廣”移民通道上的鄂東北地區(qū)聚落形態(tài)案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移民通道可謂是一條“技術傳統(tǒng)”和“精神傳統(tǒng)”承襲和傳播的路線。湖北始終處于“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的通道上,江西移民在鄂東北地區(qū)分布最為集中,受移民影響最為顯著,除有較集中的移民聚落外,還有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的麻城孝感鄉(xiāng)。本文以鄂東北的移民聚落形態(tài)為研究對象,分為血緣型聚落和地緣型聚落(即移民集散地)兩個研究部分。 第一部分選取麻城木子店鎮(zhèn)的石頭板灣作為鄂東北地區(qū)血緣型移民聚落案例,涉及的內容包括石頭板灣的聚落形態(tài)的現(xiàn)狀研究、與周邊聚落案例(半都城)的比較研究、與遷出地移民聚落案例(婺源慶源村)的比較研究、以及與同為江西移民遷入地的鄂東南移民聚落案例(江源村、玉堍村、水南灣)的比較研究。案例比較研究包含了聚落層面、民居層面以及特色構成元素層面,從宏觀、中觀到微觀考察移民聚落形態(tài)特征、空間結構,以此來分析移民聚落建成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特征,移民聚落生存環(huán)境的重建、社會結構的重建。該部分主要運用認知地圖、空間句法等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選取麻城歧亭鎮(zhèn)作為地緣型聚落形態(tài)的研究案例,同時考察鄰近的江西瓦屑壩(同為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作為補充和比較,研究從現(xiàn)有空間形態(tài)與現(xiàn)存的歷史遺跡著手,借助已有的人文科學的研究成果進行文獻梳理和文史互證,嘗試對移民時期的場景進行推演與復原,從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歷史變遷等方面總結移民集散地的特點。
【關鍵詞】:移民通道 鄂東北 聚落形態(tài) 移民集散地 空間句法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24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緒 論12-24
- 1.1 課題背景12-14
- 1.1.1 明清“江西填湖廣”移民概述12-13
- 1.1.2 移民運動對湖北民居的影響13
- 1.1.3 鄂東地區(qū)在“江西填湖廣”移民中的重要地理位置13-14
-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14-15
- 1.3 既往研究15-16
- 1.3.1 明清移民的相關研究15
- 1.3.2 移民集散地的相關研究15-16
- 1.3.3 湖北及江西的民居研究成果16
- 1.4 研究對象及范圍16-18
- 1.4.1 研究對象16
- 1.4.2 研究范圍16-17
- 1.4.3 相關概念17-18
- 1.5 研究方法18-20
- 1.6 關鍵技術與難點20-22
- 1.7 論文框架22-23
- 1.8 調研情況23-24
- 2 鄂東北地區(qū)移民聚落形態(tài)的案例研究——以麻城石頭板灣為例24-46
- 2.1 石頭板灣的地域環(huán)境及詹氏家族的定居24-26
- 2.1.1 地理環(huán)境24
- 2.1.2 人文背景24-25
- 2.1.3 詹氏家族流源與遷徙25-26
- 2.2 石頭板灣的聚落形態(tài)26-32
- 2.2.1 擇居——村落的選址26-29
- 2.2.2 村落布局29-31
- 2.2.3 巷道系統(tǒng)31-32
- 2.2.4 結構秩序32
- 2.3 村落外部空間感知32-40
- 2.3.1 村落意向元素33-35
- 2.3.2 兩次認知地圖的比較35-36
- 2.3.3 認知地圖的畸變36-38
- 2.3.4 空間的可識別性38-40
- 2.4 借助空間句法分析40-45
- 2.4.1 空間句法及相關變量40-41
- 2.4.2 村落空間特征41-44
- 2.4.3 與空間認知的比較44-45
- 2.5 本章小結45-46
- 3 與周邊聚落的比較研究46-72
- 3.1“周邊”聚落與案例選擇46-49
- 3.1.1“周邊”地理范圍限定46
- 3.1.2 聚落選址46-48
- 3.1.3 總體形態(tài)48-49
- 3.1.4 案例選擇49
- 3.2 聚落布局與結構(半都城案例)49-53
- 3.2.1 村落布局和中心49-50
- 3.2.2 村落道路系統(tǒng)及生活設施50-51
- 3.2.3 村落空間特征51-53
- 3.3 民居建筑53-61
- 3.3.1 天井53-54
- 3.3.2 基于“一明兩暗”演化的平面形制54-58
- 3.3.3 民居平面類型提煉58-61
- 3.4 鄂東北民居特色構成元素61-71
- 3.4.1 鄂東北民居門楣構造與裝飾元素分析61-69
- 3.4.2 歪門與風水69-71
- 3.5 本章小結71-72
- 4 與遷出地聚落的比較研究72-89
- 4.1 遷出地聚落個案的選擇及其背景72-73
- 4.2 慶源村聚落形態(tài)73-78
- 4.2.1 聚落形態(tài)的影響因素73-75
- 4.2.2 村落布局75-76
- 4.2.3 巷道系統(tǒng)76-77
- 4.2.4 結構秩序77-78
- 4.3 聚落形態(tài)比較78-86
- 4.3.1 風水理念78-79
- 4.3.2 節(jié)點空間79-83
- 4.3.3 構成要素83-86
- 4.4 民居建筑86-88
- 4.4.1 遷出地民居形制86-87
- 4.4.2 兩地民居比較87-88
- 4.5 本章小結88-89
- 5 與鄂東南聚落的比較研究89-107
- 5.1 鄂東南聚落選址與總體形態(tài)89-90
- 5.1.1 地理條件與氣候特征89
- 5.1.2 聚落選址與布局模式89-90
- 5.2 鄂東南聚落案例90-98
- 5.2.1 江源村90-93
- 5.2.2 玉堍村93-96
- 5.2.3 水南灣96-98
- 5.3 聚落形態(tài)比較98-102
- 5.3.1 空間句法運算98-100
- 5.3.2 村落空間特征比較100-102
- 5.4 聚落動態(tài)演變102-105
- 5.4.1 村落原始圖景102-104
- 5.4.2 交通方式改變104
- 5.4.3 村落中心轉移104-105
- 5.5 本章小結105-107
- 6 鄂東地區(qū)移民集散地形態(tài)研究107-117
- 6.1 麻城孝感鄉(xiāng)的祖籍記憶與建置沿革107-109
- 6.1.1 孝感鄉(xiāng)的祖籍記憶107-108
- 6.1.2 麻城孝感鄉(xiāng)的建置沿革108
- 6.1.3 麻城孝感鄉(xiāng)地理位置考證108-109
- 6.2 岐亭古城形態(tài)研究109-111
- 6.2.1 岐亭的古往今來109
- 6.2.2 岐亭古城遺址調研109-110
- 6.2.3 岐亭古城地理環(huán)境110-111
- 6.3 江西瓦屑壩111-114
- 6.3.1 建置沿革111-112
- 6.3.2 歷史地理112-113
- 6.3.3 場景復原113-114
- 6.4 比較分析——移民集散地的特點114-116
- 6.4.1 地理條件114
- 6.4.2 政策與社會條件114-116
- 6.5 本章小結116-117
- 7 結語117-123
- 7.1 血緣型聚落形態(tài)特點117-121
- 7.1.1 移民聚落案例現(xiàn)狀研究117-118
- 7.1.2 移民聚落與周邊聚落的案例比較研究118-119
- 7.1.3 移民遷入地與遷出地確認與比較研究119-120
- 7.1.4 鄂東北聚落與鄂東南聚落案例比較研究120-121
- 7.2 移民集散地特點121-123
- 致謝123-125
- 參考文獻125-129
- 附錄 1 調研實錄129-132
- 附錄 2 空間句法變量數值表格132-141
- 1 石頭板灣句法變量統(tǒng)計表132-133
- 2 半都城句法變量統(tǒng)計表133-134
- 3 江源村句法變量統(tǒng)計表134-135
- 4 玉堍村空間句法變量統(tǒng)計表135-138
- 5 水南灣句法變量統(tǒng)計表138-141
- 附錄 3 鄂東北門楣案例141-143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雪梅;;多中心鄉(xiāng)村社會秩序的建構——以明清時期兩湖地區(qū)為考察對象[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浦欣成;傳統(tǒng)鄉(xiāng)村聚落二維平面整體形態(tài)的量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勇;湖北黃岡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型制及其衍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龍琳;黃龍鎮(zhèn)街道空間形態(tài)及演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任丹妮;贛西北、鄂東南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空間形制與木作技藝的傳承與演變[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汪世樂;解析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聚落空間構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王圣林;贛鄂地區(qū)移民通道上雷氏家族的聚落與民居形態(tài)特征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陳軼波;傳統(tǒng)聚落空間組構形態(tài)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明清“江西填湖廣”移民通道上的鄂東北地區(qū)聚落形態(tài)案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1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3111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