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服的文化學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0-10-17 07:13
從遠古時期獸皮羽毛之裝到后世紛繁多樣的時裝樣式,由簡到繁逐漸豐富的服裝史亦可稱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史。不同的時代服飾反映出統(tǒng)治者的好尚和人民獨特喜好,也映現(xiàn)了不同朝代或不同社會階段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狀況。本文將結(jié)合歷史與文學文獻及繪畫、出土文物等多種資料,來探究唐代女子服飾與唐代社會文化、時代精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全文共分五個部分: 第一章是對唐前女服變化發(fā)展的簡略論述,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唐代女服。 第二章是根據(jù)相關(guān)歷史記載來研究唐女服流變與唐代社會盛衰之關(guān)系,從而分析政治、經(jīng)濟等社會因素對女服的重要影響。本章主要分初唐、盛唐、中晚唐三個階段分別論述,試圖縱向地勾畫出唐女服流行風尚演變的歷史軌跡。 第三章通過對幾種獨特流行于唐代的女服分析來研究其背后所蘊含的時代風氣,從橫向角度來探討特殊社會文化氛圍對于女服的影響。 第四章綜合分析唐代女服風尚,結(jié)合歷史文本記載研究唐代女子的精神面貌。服飾是穿著者表現(xiàn)自我的物象符號,對服飾的論述最終是為了對人精神層面的研究。 附論部分為唐代女子妝容概論,對發(fā)髻、面妝等研究資料進行整合分析,以作旁證來完善前文對于服裝文化的整體性論述。
【學位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K242
【部分圖文】:
磨李壽墓壁畫掛刻坐部伎樂
唐永泰公主墓壁畫仕女
中晚唐鈕釵禮衣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4466
【學位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K242
【部分圖文】:
磨李壽墓壁畫掛刻坐部伎樂
唐永泰公主墓壁畫仕女
中晚唐鈕釵禮衣圖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山;略論中國古代傳統(tǒng)服飾圖案的藝術(shù)特征[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祖倚丹,張紅雨;論唐代服飾文化的政治特征[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張穎;唐詩中女性服裝和化妝美初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期
4 馬旭紅;瑰麗奇異的唐代女子服飾[J];寧波服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劉勝利;胡服小考[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6 包莉秋;李琴芳;;“云想衣裳花想容”——從詩詞中女裝的描寫看唐代審美情趣之變遷[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許星;論唐代受胡文化影響的舞與服[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8 孫鴻亮;論唐代服飾及夷夏觀的演變[J];唐都學刊;2001年03期
9 李爽;大唐氣象與兩宋雅韻——從婦女服飾的變遷透視唐宋社會心理[J];運城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李怡,潘忠泉;唐人心態(tài)與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2844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84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