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長安禁苑的歷史地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02 15:20
【摘要】: 禁苑,本皇家園林之統(tǒng)稱。隋唐長安禁苑位于長安都市布局的北方,面積廣闊,苑內建筑鱗次櫛比。作為一個大的區(qū)域,禁苑有其獨特的內部構成和布局特色。除此之外,作為隋唐時期都城布局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禁苑在當時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選取禁苑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規(guī)模大小、苑內建置、布局特色、作用價值及相關歷史事件的梳理分析,以期能對隋唐長安禁苑做一較為全面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西安城市的發(fā)展進程,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對當前及今后西安城市規(guī)劃建設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鑒,同時為其歷史文化遺產研究和保護提供參考。 本文共分以下六部分: 一、緒論。簡要地闡述了學界對隋唐長安禁苑的研究概況及其相關研究成果,本文選題的目的、意義、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文涉及到的研究范圍和相關概念的界定。 二、理清隋唐長安禁苑的建設過程及規(guī)模。在這一部分,論述隋唐長安禁苑的建設過程,不僅包括隋朝的建設情況,還包括唐代對禁苑的建設。接著探討了隋唐長安禁苑的規(guī)模。史書關于禁苑大小、里程、建置等的記載各異,對此,論文結合各家史料的記載進行了相互探討、互相印證,合理推理,細心分析,達到了對隋唐時期長安禁苑的規(guī)模、里程、建置等方面較為合理的復原。 三、論述禁苑的建置與布局特色。通過對禁苑內二十四處建筑群及東內苑、西內苑中宮殿、亭園、池橋、樓圈等建筑的地理方位的論述、分析和探討,基本確定了部分建筑的地理位置,除此之外,還理清了與這些建筑發(fā)生過的相關歷史事件。禁苑內的建筑眾多,由這些建筑群構成的區(qū)域能否劃分為幾個大的功能分區(qū)呢?各個區(qū)域各有什么特點?在此,結合禁苑內的建筑分布特點,本文試著對其劃分了南部東、西二苑皇家居住休閑區(qū),東部皇家休閑娛樂區(qū),西部漢長安城故址區(qū),西南部文化教育區(qū),四個大的區(qū)域,并分別論述了各個區(qū)域的建置布局特色。 四、隋唐長安禁苑的作用及其在國都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做了論述:第一,禁苑在國都長安都市布局上的作用;第二,禁苑內部各建置與分區(qū)的作用,主要包括其娛樂、種植、馴養(yǎng)等作用;第三,禁苑的兩個特殊功用:一是禁苑的軍事作用;二是禁苑的文化價值。通過對禁苑三大方面作用的論述和分析,最后從整體上概括出禁苑的作用和功能。 五、隋唐長安禁苑的歷史影響與現(xiàn)代價值。禁苑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時期著名的大型皇家園林,必然對后世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部分,本文首先論述了隋唐長安禁苑對后世皇家園林的影響;接著論述了隋唐長安禁苑的歷史遺存;其次結合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大明宮國家級遺址公園這一文化工程,論述隋唐長安禁苑在這一工程建設中的價值、作用,以及隋唐長安的禁苑區(qū)域在現(xiàn)代西安城市規(guī)劃和發(fā)展中的地位。最后通過對全文的把握,對其現(xiàn)代開發(fā)和價值提出了幾點個人的設想和建議。 六、結語。對全文主要觀點進行概括性的總結。 本文是隋唐長安禁苑歷史地理研究的初步嘗試,在學術上具有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之處: 1、首次從城市歷史地理學角度將禁苑作為一個整體,把其規(guī)模大小、建置布局、空間分區(qū)、作用價值等一起納入研究的范疇,進行獨立的專題研究。 2、試著對其苑內建置做了功能分區(qū),并論述了各個區(qū)域的布局特色。 3、從都市布局、游樂種植、軍事文化、生態(tài)水運等四個大的方面對長安禁苑的作用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對禁苑的作用做一較為全面、深刻的把握和認識。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42
【圖文】:
緒圖1唐代長安禁苑圖(資料來源:史念海主編:《西安歷史地圖集》,西安地圖出版社,19%年版,第78之為文化價值的廣義。也有認為客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一性質就是指文化價值②。此說相對廣義來說,筆者認為較為合點可以說:文化價值是指文化事物滿足某種人類需要的有用
唐代東、西二苑
本文編號:2738354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42
【圖文】:
緒圖1唐代長安禁苑圖(資料來源:史念海主編:《西安歷史地圖集》,西安地圖出版社,19%年版,第78之為文化價值的廣義。也有認為客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一性質就是指文化價值②。此說相對廣義來說,筆者認為較為合點可以說:文化價值是指文化事物滿足某種人類需要的有用
唐代東、西二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盛璋;西安城市發(fā)展中的給水問題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與開發(fā)[J];地理學報;1958年04期
2 楊宏烈;;近代建筑歷史文化價值辨識[J];工業(yè)建筑;2006年06期
3 李健超;上林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遷[J];生態(tài)學雜志;1984年06期
4 徐衛(wèi)民;;西漢上林苑宮殿臺觀考[J];文博;1991年04期
5 徐衛(wèi)民;西漢上林苑的幾個問題[J];文博;1994年04期
6 秦建明;漢上林苑與昆明池[J];文博;2004年03期
7 徐蘋芳;;南宋人所傳金中都圖——兼辨《永樂大典》本唐大安宮圖之誤[J];文物;1989年09期
8 寇恒武;楊富;;上林苑與西漢經濟[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9 胡戟;唐代度量衡與畝里制度[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10 史念海;司馬遷規(guī)劃的農牧地區(qū)分界線在黃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響[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新華社記者 馮國;[N];中國文物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志紅;唐長安城市景觀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38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73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