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璣衡撫辰儀成造費用考察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estimated cost of the Qianlong ten years (1745) and the detailed list of the Qianlong 19 years (1754), this paper shows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Qing Dynasty instrument manufac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he price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
【作者單位】: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
【分類號】:F812.9;K24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童燕 ,司徒冬 ,伊世同;璣衡撫辰儀[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年01期
2 郭成康;18世紀中國物價問題和政府對策[J];清史研究;199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伊世同;關于《明清測天儀器之歐化》[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胡成;近代江南農村的工價及其影響——兼論小農與經營式農場衰敗的關系[J];歷史研究;2000年06期
3 田炯權;清末至民國時期湖南汝城縣的商品流通和物價變動[J];清史研究;2004年01期
4 毛立平;;清代的嫁妝[J];清史研究;2006年01期
5 和衛(wèi)國;;乾隆朝錢塘江海塘工程經費問題研究——兼論十八世紀清朝政府職能的全面加強[J];清史研究;2009年03期
6 江水法;價格總水平的本質與演進軌跡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王花蕾;近代早期白銀流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8 崔岷;;山東京控“繁興”與嘉慶帝的應對策略[J];史學月刊;2008年01期
9 段艷;陸吉康;;1830~1856年中國“銀荒”危機成因考辯[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10 韓琦;“自立”精神與歷算活動——康乾之際文人對西學態(tài)度之改變及其背景[J];自然科學史研究;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志松;清“冒破物料”律與工程管理制度[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德楠;工程、環(huán)境、社會:明清黃運地區(qū)的河工及其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靜雯;乾隆晚期懲貪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孫百亮;清代山東地區(qū)的災荒與人口變遷[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強;市場、生計與制度[D];暨南大學;2005年
4 蘭雪花;清代福建糧食市場論述(1646—1840)[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童燕 ,司徒冬 ,伊世同;璣衡撫辰儀[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年01期
2 李友唐;;一戰(zhàn)后德國不得不歸還中國政府的天文儀器[J];傳承;2010年16期
3 仝冰雪;;古觀象臺:歷經滄桑終安然[J];中華遺產;2007年12期
4 郭世榮 ,李迪;略論傅作霖在華之工作[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李衛(wèi);古代的天文儀器———三辰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2 張炳德;古觀象臺歷盡滄桑 百年蒙難世人銘心[N];華東旅游報;2001年
3 記者 苗蓓;“科學與藝術相遇”藝術展開幕[N];南通日報;2009年
,本文編號:21734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173467.html